我校 34 名老党员获“光荣在党 50 年”纪念章
在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之际,“七一”前后,我校通过表彰大会集中颁发和校领导上门慰问等方式,向 34 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 50 年”纪念章。其中海师原党委书记兼校长、离休干部李光邦党龄 81年,是我校党龄最长的党员。
李光邦已 98 岁高龄,于 194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6 月 24 日,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李文一行来到李光邦家中,为他颁发“光荣在党 50 年”纪念章,转达省委省政府及学校党委对老党员的关心问候,感谢他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并祝愿他生活愉快,健康长寿。
据悉,“光荣在党 50 年”纪念章颁发给健在的截至 2021 年 7 月 1 日党龄达到 50 周年、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首次颁发“光荣在党 50 年”纪念章,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颁发后,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一般每年“七一”都将集中颁发一次纪念章。
李光邦,98 岁,81 年党龄的离休干部,海南师范专科学校(现海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纪念章获得者。
一本带弹孔的笔记本,那是在一次对敌斗争中,一颗子弹射向李光邦,但是被笔记本挡了下来;一件褪色的旧衣服,在解放战争中他一直穿在身上的衣物;一块破败的旧毛毯,则是当年美国的一条船搁浅后,民兵拾到的地毯,同志们每人剪下来一部分当做被子盖,度过艰难的岁月。这些再普通不过的物件,却是李光邦的传家宝,承载着他入党 81 年不变的初心。
战火写青春 显英雄本色
1939 年,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上海南岛。年仅 16 岁的李光邦认识到了真正为民族斗争、代表广大人民的是共产党的队伍,于是他下定决心追随中国共产党,投身抗战。李光邦将文昌县的青年运动工作做得有声有色。1940 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文昌县委民运部干事的李光邦积极发动群众抗战,四个弟妹也先后入党,其家成为“革命堡垒户”。为了粉碎敌人的蚕食阴谋,李光邦任文昌县民众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广泛发动群众奋起抵抗,使日寇闻风丧胆。
李光邦右侧肩胛骨里至今还嵌着日本鬼子弹片。对此他淡然地说:“那个年代哪怕面对死神,我都没有害怕或者后悔。参加抗日,就是把一切都交给了党,交给国家,交给人民,包括生命!”
李光邦还清楚地记得,在解放海南的战斗中,他担任共产党文北县县长。在接到配合解放军渡海先锋营登陆海南的任务后,为了摸清登陆区域的敌情,李光邦多次冒险进入敌占区,将敌人的布防兵力、枪支数量、军资储备等情况一一记录在战地笔记本上。在一次战斗中,就是那本揣在上衣兜里的笔记本替他挡下了敌人的子弹,救了他一命。
最终,在李光邦的指挥下,文北县民兵成功接应渡海先锋营登陆,顺利会师。指挥渡海的 383 团团长徐芳春热情拥抱了李光邦,感慨道:“文北县的情报准,队伍齐,接应好,贡献大,让先锋营渡海上岛战斗付出很小的代价,取得很大的胜利。”
诚心抓教育 育时代新人
1950 年 5 月,海南全面解放。年仅 28 岁的李光邦穿着那件褪色的旧衣服,带上那块破毛毯,揣着那本笔记本进城,出任文昌县县长,成为海南当时最年轻的县长。他深受群众喜爱,民间有“愿听李光邦县长作报告,不愿看道修(琼剧名角)演戏”的说法。后来,李光邦服从党的安排,转战海南农业、工业、交通等部门,同样做出突出成绩。
1962 年,李光邦来到海南师范专科学校,他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胆破格启用培养陈剑辉、邢植朝等一批年轻教师。后来,这些老师都成为知名教授、专家。老校友陈宝珍回忆说:“李书记非常关心教职工,和大家打成一片,嘘寒问暖,经常用革命传统教育和鼓励大家。我们都非常喜欢和他在一起。”
为提高教学质量,李光邦积极推动学校图书馆的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建成了当时海南藏书量最多的图书馆。“文革”期间,李光邦虽然已被打进牛棚,但为了保护图书,还是冒着挨斗的危险向学生宣传图书馆和图书、数据的重要,他的劝导感动了一些学生,在他们的努力下,图书馆的图书基本保存下来。其中,明代徐氏东雅堂刻本《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和《朱子校昌黎先生集》一卷于 2009 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这是海南省惟一一部入选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善本。
1981 年,中央要求收集和编写东沙、西沙、南沙群岛的有关史料,李光邦组织多名教师扎进图书馆翻阅图书资料,成功找到了重要史料,得到领导表扬。
为了开发建设海南,创办一所综合性大学势在必行。李光邦为此上下奔走,广泛宣传。1983 年,终于在海南师专等校的基础上创建了海南大学。
离休壮志在 传红色基因
离休后的李光邦担任海南教育厅关工委顾问,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2012 年被教育厅关工委评为先进工作者。
李光邦与著名爱国华侨符克有着很深的渊源。1939 年,符克受党中央的指示,率领的琼侨回乡服务团回海南抗日,1940 年在定安县牺牲,时年 23 岁。在符克的影响下,李光邦毅然投身革命队伍,参加抗战。在离休后,李光邦继续挖掘和弘扬符克的爱国主义精神,倡建符克烈士纪念园。在他的不断努力下,纪念园现已成为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海南师范大学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他多次现场为观众讲解,青年学子前来瞻仰者络绎不绝,更有不少海外人士慕名前往,影响很大。
他心系学校发展,在校园中散步时常与师生及干部谈话,了解学校情况。他常根据所见所闻,向学校提出建议,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如今,年事已高的李光邦依然关心着国家大事,每天都要读书看报;后来眼睛看不清了,就请夫人读给他听。在 2020 年的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中,李光邦积极捐款 2000 元,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回眸 24 年的教育生涯。李光邦感慨地说道:“这座校园记得我也好,忘了我也罢,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已经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