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重任,他们选择基层,去往艰苦的一线工作点;明抱负,他们坚定信念,投身矿井现代化建设事业。
正值就业季,矿业工程学院宋宇珠、李彦琪选择在基层一线就业,诠释采矿人的使命担当。
宋宇珠:潜心钻研勇拓新
宋宇珠于2014年考入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并在本科毕业后攻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如今,他在和国家能源集团的双向选择中脱颖而出,迈向一线工作。
硕士时期,他在导师的教诲和指导下,刻苦学习本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努力锻炼专业技能,还积极到科研现场实习,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他不怕苦不怕累,下矿短则1个月,长则3个月,在煤矿井下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积极完成试验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采集试验数据等科研工作。“虽然工作繁重而且环境较差,但我感到十分充实和快乐。”
此外,他还积极关注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学习和研究煤矿智能开采技术。他发现煤岩识别技术是采煤工作面实现智能化开采的关键,尽管目前有放射性探测、振动测试和光学测试等技术,但由于煤矿井下开采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等特征,各项技术的应用都不太理想,无法真正做到工作面开采的智能化。“要想攻克这一难题,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新技术。”这也是他立志进入一线工作的初衷。他希望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助力祖国煤炭事业的发展。
李彦琪:学以致用应号召
来自智能采矿2017班的李彦琪一直秉承着“学以致用”的理念,大二时就明确将本专业就业作为生涯规划首选方向,现已经与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签订就业协议。
“不是没考虑过其他选择,但还是想做最适合自己的事。”响应国家号召、扎根基层,为服务国家能源总体需求而奋斗,于他而言就是最适合的选择。
大二暑期,李彦琪去往山西新泰市翟镇煤矿实习。巷道宽敞、环境明亮、设备先进……他听着矿井下的工人们讲述着煤矿从“脏乱差”到如今智能化、现代化的变化,深感现代化煤矿建设之快速、国家去产能政策落实的到位。“煤矿行业实现了巨大的转变,这背后离不开每一位矿工默默无闻的付出,我敬佩他们,也想成为其中一员。”他决心要留在基层,为国家煤矿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他的父母一开始并不太支持他的选择。“这份工作是不是很危险很艰苦,工作地还离家很远”,面对这份担心和不理解,他做了一番“思想工作”,向父母介绍了煤矿发展现状,表达了自己非去不可的决心,最终赢得了父母的支持。
基层一线的工作隐藏着很大的困难和危险。对此,李彦琪表示,“尽管还没有正式入职,但我早已做好面对挑战的准备,巩固专业知识,决心迎难而上,只要心中充满希望就不会觉得苦。”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永远不向困难低头”,宋宇珠、李彦琪将用行动在矿井之下谱写一曲青春之歌——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去!(边伟峰 曹璐 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