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躁,大批量的文学作品扰乱了人们的双眼,人们在浮华的文化环境中越发找不到方向。似乎只有回到最初的起点,才能找回那片初心。你还记得你的第一本读物吗?
童年时我们总会收到长辈赠予的各种书籍,其中的大部分如曹文轩的《山羊不吃天堂草》一样,能让年幼的我们沉浸其中,忘记烦恼找到乐趣。
小时候,我们只会感慨这个作家一定和我们一样是个孩子吧,不然怎么会这么理解我们?明明连爸爸妈妈有时候都不懂我们想要什么,这本书却总能和我们想到一处去。而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拓展,我们逐渐接触并了解了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始终坚持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为主体,服务于儿童、陶冶儿童心性;坚持高品位、高格调、高质量的纯文学宗旨;坚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读者,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的儿童本位原则。
虽然儿童文学坚持儿童本位的原则,但其中的读者不乏一些成年人。童年似乎是这世间最纯粹、最美好的存在。在社会上碰壁多了、经受的打击多了,人们往往会回忆自己最幸福的时刻,而那些时光往往是我们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时光是不可逆的,但从前的那份纯粹美好确实是可拾回的。现在我们依然可以捧一本儿童读物,静下心来继续走进孩子的世界。在儿童文学中,人们可以体会到童真与童趣,并充分展开幻想的翅膀,在自由的世界翱翔。
当然,儿童文学的作用并不止步于此。儿童文学作为儿童读物,对启迪青少年智慧、塑造其价值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信仰是一个人前行的明灯、不断奋斗的动力。而如今在各种价值导向的冲击下,人们越发焦灼,急需一盏明灯指引。当然只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才会引领人向上发展,错误的价值导向只会让人步入歧途。而对一个人的教育引导要从娃娃抓起,反映到文学上,就是要在儿童文学中注入正确的价值导向。
红色儿童文学向来都是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题材。红色儿童文学有着特定时间阶段、特定的描写对象,对于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作用。当下我国儿童文学领域已有大量红色儿童文学作品,如《小阿强》、《火线上的孩子们》。这些红色儿童文学对儿童学习红色历史、了解先辈的艰苦奋斗事迹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已有的红色儿童文学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引导孩子了解红色历史、永记先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和平,我们还应不断地进行文学创作、推出更多更好的红色儿童文学作品。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应“纸上谈兵”,更不能“闭门造车”,红色儿童文学创作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将其投入到实践活动之中,而且应该不断向其他专家学者学习,创作出更好的、更适合孩童阅读的、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儿童文学作品。
今年恰逢建党100周年,鲁东大学将红色文化与儿童文学结合起来开办“百年红色儿童文学”主题活动,以推动儿童文学向阳向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