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的豪迈话语言犹在耳:“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到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革命与建设历程中,无数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奉献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如今,新时代的广大有志青年仍在不懈奋进、孜孜不倦,为中华民族之复兴添砖加瓦。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党的活力源泉、 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百年前,革命青年们在凄风苦雨中奋力求取民众思想解放与觉醒,艰难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李大钊同志“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在日本求学期间,他阅读了大量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思想也发生重大转变。1916年春,李大钊写了 《青春》,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 义 的 唯 物 主 义 思 想 。1917 年 11 月 7 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李大钊敏锐地意识到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重要借鉴意义,开始向中国人民宣传马克思主义。1927 年 4 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李大钊等 80 余人。在狱中,他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 月 28 日,38 岁的李大钊第一个走向绞刑架,神色镇静,从容就义。被捕后,李大钊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总结: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李大钊为之奋斗一生、死而无悔的初心就是为中华民族谋解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撑起了中华民族的铮铮脊梁,铺就了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唯有保持觉醒的状态,将自我价值的实现放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考量,清醒地树立起人生路上奋斗的坐标,存赤诚之心,善谋实干,撇去身上的轻浮和傲气,才能锻造出属于青年的骄傲与荣光,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青春力量。
从李大钊到钟南山、屠呦呦、袁隆平……每一个为梦想拼尽全力的人,都闪烁着“青春”的光芒。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以青春之我、实干之我,锚定目标,笃行致远,积极将平时所学转为所用,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用双脚丈量土地,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我们这一代青年应真正走到基层中,走到群众中,了解他们的所求所盼,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为此,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赴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亲历红色遗址,感受革命精神;我们跟随学院老师赴邹平临池镇进行乡村调研,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全面考察乡村建设的情况……实践是最好的教材,我们在实践中砥砺爱国心、报国志。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时代赋予了每一代青年人责任,我们要不负厚望,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以青春之我,谱写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