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七月,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伟大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那鲜红的旗帜就一直引领着中华民族救国的道路,指引着中国人民前进的方向。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共产党的初生,正值中华民族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的关键阶段。面对着内忧外患的艰难局面。共产党经过一系列的失败与探索,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红军长征、八年抗战和国共内战,才建立了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国以后,也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远赴朝鲜作战。可以说,共产党一路走来都满浸着血泪,花开的国度是由鲜血浇灌而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越长大仿佛就越能明白生命之珍贵,然而捐躯的英烈并非不懂得生命只有一次,只是他们要守护的东西远比生命更重要。迈入20岁,再次回望小时候所听所了解的英烈事迹,赵一曼、黄继光不再只是一个名字,一个代号,除了悲怆与哀悼,我不禁思考,如果我处在当时,我是否愿意,是否有胆量舍生忘死,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有如此坚定的信念从容赴死呢?网上有这样一句话,原来先烈前贤都如火炬,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共产党就是这样一支英雄的队伍,他们无畏生死,为着民族独立甘为薪火,以照亮前进的路途。
我们在时代春风里,春风催我勇开拓
建国之初,国内外的形式依然严峻,国内百废待兴,生产萎缩,人民困苦,经济形势混乱。毛泽东同志提出:“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虽然经历了曲折甚至失误,但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一系列傲人的成果。在这几十年的探索中,同样有着一批以国家利益为先,不计得失的同志持续奋斗在岗位上,他们中有专注国防事业的“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有坚持在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有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更有无数兢兢业业,坚守在岗位的普通人。共产党人在谋发展的路上持续探索,奋勇前进,谱写了不悔的奋斗之歌。他们是被火光照亮的人,但他们也都在时代需要的时候成为了薪火。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色的共产党如今也依旧保持着先进性,依旧指导着我们向盛世走去。然而奋斗的道路总是充满风雨艰辛,只有不忘初心,坚守着共产党求民族独立,谋国家发展的伟大精神,传承发扬红色精神,我们才能一直坚定的走在中国道路之上。
“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希望有一天,我也能站在鲜红的旗帜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