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南师范大学校友办基金办 - 华南师大校友杂志
2020-12-23     浏览(28)     (0)


终日乾乾, 与时偕行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各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教育亦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优化创新教育实践育人模式。

许桂清在学生的学习和考核方面颇有自己的特色及风格。譬如,他把纸飞机比赛的成绩纳入选修课平时成绩考核之一,谁的纸飞机飞得远,谁的分数就高。“这看似不着边际的考题,其实来源于 stem 理念,我希望通过纸飞机比赛,打破学生对知识点的机械抄录,提高他们对工程设计的动手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去理解这种飞行原理,在趣味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许桂清说道。除此之外,许桂清要求学生登陆诺贝尔委员会英文官网,写一篇关于诺贝尔委员会英文官网深度认识的相关论文,以此帮助学生打开更大的世界,让他们懂得如何有广度和深度地思考问题,进而有方向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许桂清还参与了我校省级示范型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的项目,用自身的实践发展回应时代的加速度。许桂清作为大学老师进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课堂上给中学生授课,中学生与大学生的学习模式有着较大的区别。当代的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模式相对来说是被动的、机械的、片面的,如何调动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中学生更加科学全面地学习与理解物理,是许桂清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许桂清在向中学生授课的时候,会尽可能地分享物理知识点背后的历史发展脉络及意义,还原到当年物理学家研究的那个时代,去探讨物理学家思考的脉络、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涉及到的物理学思想、以及对应我国国家前沿的科技成就。让中学生看到物理学习的大视野、大格局,而不只是局限于高考的那一个知识点上面。许桂清作为中学物理教学法老师,会将自己在中学生授课时所获取到的经验及心得,作为最写实的案例教材向大学师范生们展示与传授,引导他们怎么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去听课、去备课、去评课。“他们是将来的中小学老师,我希望把教育研究这种工具传递给他们,从而改进他们的教学模式及方式,实现以研促学,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许桂清提道。

同时许桂清参与了粤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的编写工作并担任两本分册的副主编,他将很多先进的物理教育研究成果与思考,融入到了教材里面去,将物理核心素养落地到教材里面,落地到课堂教学里面,落地到高考评价里面,完成课改目标的转变。这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通过编写小组的反复研讨,许桂清对物理核心素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希望可以以教材为载体,将相应的物理学习理念更广泛地传播出去,让更多的孩子从中获得启发。

许桂清敢于担当作为,勇于创新突破,努力成为高中与师范大学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使得教师与学生实现学术反哺成为了可能。

云霓之望, 薪火相传

新一届莘莘学子步入校园,总会因环境的转变出现适应难题。生活环境由以家庭为依托变为独立参与学校集体生活 ;学习方式由一般的简单记忆和反复训练转变为专业性的系统学习和独立研究 ;人际交往的范围也由原来的狭窄变为更加广泛。如何平衡学习与生活逐渐成为了每位大一新生困惑的焦点。

作为一个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都在华南师范大学就读的“过来人”,许桂清对于新生们有着这样一番建议 :“一方面就是要尽早地做好自己未来生涯规划,然后围绕这个目标要有所取舍。瞄准了一个方向,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做它,而跟这个方向不太相关的,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你可能要果断地把它舍弃掉 ;另一方面,就是要形成学会合作和学会反思的习惯。学会合作,因为当今时代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年代,不管是做科研也好,还是工作也好,这种合作的意识,这种相互沟通交流的方式,应该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要重视的。学会反思,我们不能只顾着往前走,一边走,一边还要回头反思,,这样才能够比别人思考得更多更广,也才能走得更远。”

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思考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思考者的足迹。只要勤于思考,生命就不会褪色,人生就会更有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