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大学生涯中3人获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累计6次获学校一、二、三等奖学金,11次获校级各类荣誉称号,11次在国内外大学生赛事中获奖的优异成绩……这是西南大学竹园F栋210寝室4位女生所取得的成绩。成功的背后,除了四年沉淀下的深厚情感还有为梦想付出的汗水。
为友情保鲜:开怀沟通
210'寝室的人员构成和大部分宿舍一样,几位舍友来自五湖四海,饮食口味、生活习惯、文化风俗各不相同,但她们四人都互相理解,并怀着友好积极的心态维持宿舍里活跃轻松的氛围,这份包容为四年友情奠定了坚实基础。
寝室长曾敏茹说,“我们大家都是有什么事就直接说,虽然平常也喜欢在寝室打打闹闹的,但并没有产生过什么大矛盾,室友之间的情谊是很真挚的。”曾敏茹认为,一段良好的寝室关系里,沟通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得益于良好的沟通与交流,遇到问题时她们第一个想到的帮手也是自己的舍友。
同寝室的王蕊坦言:“遇到了问题我都会选择和舍友们倾诉,大家一般不会有事憋着不说。”此外,四人也早在大一便制定了寝室作息表。同时,主动维护寝室的清洁也已成为四人之间的默契。“我觉得和她们做舍友真的很幸运!”王蕊提到此处,脸上洋溢着笑容。
为学习助力:理解配合
一个人取得优异学习成果已属不易,而全寝室都取得优异成绩更加难能可贵,210寝室的四位同学都认为自己在学业上的成就与舍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210寝室都来自同一个专业大类,她们的学科交叉点很多,四人也常常结伴去图书馆共同学习到深夜。久而久之,四人养成了一个习惯———回到宿舍就安心休息,到了学习的时候就互相督促。提到这,曾敏茹说自己想起了之前绘图的时光,“当时我们需要画一个共青团花园的图纸,因为这个花园特别大,所以画起来挺费功夫的。于是我们四个人一起出动,一起测量、讨论。那时基本每天晚上都要画到两三点,然后第二天又要很早起来继续测量,虽然很辛苦,但有舍友们共同努力,我就觉得很充实,最后也圆满完成了绘图任务”。
徐文莲同学在讲述自己参加市创科研项目时回忆到,“当时真的很辛苦,三月份的比赛,前一年六月份就要开始准备。”“八月只有在晚上11点到第二天6点才能在寝室找到我,回到寝室基本都是晚上11点了,回来之后也仍要继续熬夜。那段时间很感谢她们的理解,大家时常还会为我递来一杯热牛奶,我想这是我大学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时光。”
针对竞赛,曾敏茹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在她看来,竞赛的要点就是“取舍”。“我想跟学弟学妹们说,大家大一的时候就可以关注各种竞赛,以便了解自己适合何种比赛。像我对材料类比较感兴趣,那我参加的竞赛也基本是这方面。我有一段时间有三个比赛,还要准备期末考试,那段时间就真的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可以说投入了全部精力。所以对于这么多竞赛,大家要学会取舍和选择,一定要适合自己的、自己感兴趣的,这样才能全身心投入,否则可能很难坚持下来。当然,坚持下来之后,看着自己取得的成果,就会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
为生活添彩:用心创意
走进竹园F栋210寝室,最醒目的便是挂在寝室中间的一串卡片。卡片上有四位同学喜爱的名人名言,有鼓励自己的座右铭,有温暖关心的话,这一装饰的灵感来源于徐文莲同学在网络上的偶然发现。“我平日里喜欢看文艺类电影,在电影里发现有这样装饰,我就想把它借用于美化我们的寝室。之后我们每个人就在明信片上写下文字挂在寝室里。”她表示,最初在制作这个装饰时单纯是为了丰富寝室氛围,没有太多要用来激励自己的意思。但在面对挫折时,这些文字时刻都在鼓舞着她们,让她们铭记自己的初心。“累的时候抬头看看墙上的话,心里便又重新充满了奋斗的力量。”由此,勤勉努力、不负朝夕的拼搏精神也在寝室中形成。
据悉,她们四人中有一人已保送研究生,二人已落实就业单位,四年寝室时光带给她们的财富,还会陪她们走得更远。四年共处时间转瞬即逝,毕业季如约而至,不舍之余,四人都怀着对彼此最真挚的祝福。采访结束时,曾敏茹说:“我希望我们四人都前程似锦,也希望学弟学妹能不忘初心。”(张辰驹、任亚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