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南大学 - 《西南大学报》

教育学部博士生第一党支部:
教育援藏一线立党旗,党建引领科研育人(二)

2021-05-20    

组织力明显提升,党建实现“三级联动”。在服务重大项目,党建引领科研实践育人的过程中,支部逐渐形成“党支部引领-党小组聚力-党员示范”的三级联动党建体系,聚焦价值引领力、理论学习力、组织执行力、社会影响力、学术创造力“五力”提升,逐渐建设成为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党支部。全体党员结合专业,坚持每年做到“五个一”,即参加1次社会公益活动、指导1名本科生、讲1次党课、撰写1条咨政建议、为宿舍园区做1次服务工作,实施“本博牵手计划”,博士生党员主动担任本科生学术导师,引领本科生筑牢教育报国梦。组建博士党员服务队,在疫情期间提供包括心理咨询、宣传、在线教育在内的志愿服务。过去两年,党支部书记考核均为“好”,支部打造的“学四史·筑教育强国梦”精品微党课受到广泛关注。以标准化推动规范化,推动支部建设体系落地生根,支部创新的党建工作体系,实现了良好的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效果,支部组织力明显提升。

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支部聚力重大项目。特设党小组扎根西部、立足边疆,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有效发挥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和区域教育发展功能,发挥在教育科研一线的战斗堡垒作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智慧时代课程与教学”“教育测评与建模”3个党小组担当作为,成绩斐然。投身教育援藏事业,党员参与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10余篇,指导西藏地区实现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历史突破,获高度肯定和广泛报道;投身义教均衡改革,参与撰写《2019年重庆教育发展报告》,项目成果获第七届重庆市发展研究奖一等奖;扎根教育精准扶贫,10余名党员长期驻扎重庆20余所农村中小学,潜心攻关,多篇咨询报告被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等采纳。把党小组设在重大项目上,围绕教育科研实践,让党小组“唱大戏”,引领党小组成员力量下沉,把党员号召到教育科研一线去,既坚定了党员的教育报国初心,又有效强化了支部服务重大项目的坚强能力,党建引领服务重大项目的能力显著提高。

育人成效不断凸显,党建引领科研育人。支部党建引领科研育人成效显著,支部书记罗生全同志组织实施“党建筑梦·科研育人”计划,引领党员立足岗位、潜心研究,深入课题攻关,近两年,支部学生党员共主持“重庆市研究生创新项目”8项,在《教育研究》等CSSCI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6篇,罗生全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教学成果(人文社科)著作论文奖一等奖,盛雅琦获第七届重庆市发展研究奖,实施的“本博牵手计划”中博士生党员所指导的本科生获全国“挑战杯”二、三等奖,王素月等4名党员获评博士生“国家奖学金”,通过创新党建模式,强化实践锤炼,推动示范引领,党建引领科研育人效果凸显,有效推动了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党委组织部)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