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报》

平凡铸就伟大 奋斗不负韶华

记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默默付出的曙光人

2021-02-05     浏览(68)     (0)

  春节临近, 核酸检测人数激增, 这对医院检测和综合管理能力提出挑战。但走进曙光医院门急诊区域, 每隔几十米就能看到核酸检测的导引标识, 患者在各核酸检测点有序排队侯检, 各挂号收费窗口、 诊室、 急诊等除了防控更严格之外, 一切如常, 丝毫没有打乱医院各项诊疗工作平稳高效的运行。疫情常态化防控下, 这样的成果离不开曙光人共同努力。

  医院门诊办公室严守阵地, 通过规范预检流程、 做实流行病学调查、 加强体温监测、 闭环管理等措施, 强化门急诊管理。随着近期核酸检测量激增, 门诊办公室推动院内7*24小时全天候核酸检测门诊 “落地” 。与信息中心合作, 打造线上预约、 挂号、 报告查询等一体化核酸检测服务, 并制定曙光医院门诊核酸线上线下检测全攻略, 方便市民来院检测。同时在设备处、 基建处等部门的支持下, 增设核酸检测点, 建立方舱 PCR 核酸检测的实验室。目前, 医院共设立4个核酸检测点, 东院3个, 西院1个, 满足市民检测需求。

样本采集是核酸检测的关键环节。护理部根据院内各核酸检测点情况, 合理安排人手, 配合检验科, 加班加点, 做好院内核酸检测采集工作。 “医院单日最高检测近15000单管, 最快6小时之内, 患者就能拿到检测结果。 ” 检验科主任张珏说。作为抗疫战场上的“侦查兵” , 检验科高效调配, 毫无怨言完成检测任务。上海疫情出现零星散发病例, 检验科积极服从上级安排, 在接到检测任务之后,全员报名, 昼夜奋战, 与病毒赛跑, 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在兄弟单位发来的感谢信中, 这样提到: “同仁马不停蹄检测至凌晨, 危急时刻得援手, 疫情突筛见真情! ”

作为上海市首批学生发热病人定点医院、 社区发热哨点、 浦东空港定点医院, 医院基建处、 感染管理科、 设备处、 医务处、 护理部、 门诊办公室、 总务处等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多次现场办公, 反复讨论, 完善发热门诊改建。去年11月份, 一所集预检、 挂号收费、 检验检查、 留观治疗、 取药等为一体的新建发热门诊大楼正式投入使用, 为患者提供“五不出门” 就能 “看好病” 的一站式服务。开设的2个诊室, 最高峰门诊量超百人。医务处、 护理部联合各临床科室, 选派精兵强将支援发热门诊, 让患者高效就医。

1 月 20 日以来, 上海再次出现本土病例, 感染管理科在院内 “地毯式” 排查疑似人员、 组织全员 (包括学生、 第三方、 住院患者及家属等) 核酸检测, 针对重点岗位、 重点部门等开展院内感控培训。与此同时, 持续做好员工的每日健康上报, 合理有序安排医务人员进行新冠疫苗接种的工作, 不断完善防控制度, 目前, 科室已制定了20多个防控规范和89个制度流程。

此外, 针对疫情期间百姓对于线上就医的需求, 信息中心精准发力, 积极探索互联网医院建设, 满足自费和本市医保患者常见病、 慢性病的线上复诊服务。患者全程在手机上操作, 就能完成看病、 开药、 送药到家等服务。

在做好院内疫情防控和日常诊疗工作的同时, 曙光人还积极参加院外医疗援助工作。1月30日, 传统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吴欢再批战袍进入市公卫中心, 投入到新一轮紧张救治工作中,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进入市公卫中心参与救治。

疫情常态化防控下, 努力奔跑的曙光人, 还不止这些, 还有许多幕后默默作战的人, 是我们, 一起在共同战疫。年关将至, 医院也将持续紧绷防疫这根弦, 强化防控网格化管理, 守护好上海疫情防控 “东大门” 。

(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