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今日十一局》

掘进路上的“守护神”

作者:吴婕/文 武福成/图    
2021-06-25     浏览(161)     (0)

摘要:机电维护师李志波在水电工程中一路成长为地下掘进专家。他通过自学和努力,在深圳地铁7号线成功熟悉盾构机并创造了单月660米的最高掘进记录。在武汉地铁11号线,他解决了掘进速度较快时刀盘容易结泥饼的问题。在长沙地铁6号线,他成功组装了搁置多年的旧顶管机。他的严谨和责任心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赞赏。


工作中的李志波

   他从水电工程一路干到地下掘进,是机电维保的老师傅,是水、电、气、液各种管路的“技术大拿”,是设备维修保养的“辛勤园丁”,是盾构机、顶管机等大型掘进设备的“守护神”。他,就是李志波。
      李志波进入盾构这一行是在深圳地铁7号线,当时为了干好深圳7号线,在地铁领域打响品牌,公司组织人员到南昌一个地铁盾构项目学习,但项目人员给他们提供的设备资料、施工技术资料并不多。为了能尽快熟悉盾构机及其施工原理、施工工序,李志波就软磨硬泡,多次申请与项目人员一同干活,最终拿到了所需的资料。他晚上加班加点学习,白天去工地盾构机上消化,不懂的随时问现场的作业人员,抓住每一次日常维保、故障处理、零部件拆解、维修、更换的机会进行学习。回忆起这段往事,李志波说:“那段时间真是没白天没黑夜,在盾构机上一趴一个多月,但我感觉很值得。”
      之后李志波进入制造厂家监造,把这份经历经验转化成系统的知识用于7号线施工。他牵头起草了《盾构机管理细则》、《盾构机维护保养手册》、《现场交接班制度》等。开始真刀真枪地施工了,这一切的准备都用在了现场施工过程中。通过他的带动、督促、教授,团队不断努力,全力把控盾构机从整体到局部的使用率、完好率、磨损率,最终深圳地铁7号线西西区间盾构施工创造了单月660米的最高掘进记录,且7号线项目提前40天完成了盾构贯通目标,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开局。
      在武汉地铁11号线,李志波在设备到场前就一丝不苟地“为难”厂家,对新购的盾构机提出了几十个需改进的问题,保证了设备出厂前各系统、各部件的完整、可靠、实用。在掘进施工中,由于掘进速度较快,渣土温度升高,刀盘上就容易结泥饼,降低刀盘开口率,增大盾构机推力,加剧刀具的损坏。李志波和同事们设计了一套土仓加水系统,这样一来成功解决这个问题,大大改善了渣土的粘稠度,降低了刀盘泥饼的形成,降低了刀具的损坏。在郑未区间掘进施工1870米里程中,未更换过一把刀具,又一次破了记录。
      每一次设备要监造进场和离场返修再进场等,李志波总是要留下影像资料,他说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与厂家据理力争。他常说“能在制造厂家解决的问题,不拖到现场来”,这份严谨与责任给同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增强了大家降本增效的意识。
       在长沙地铁6号线,他一直在为韶光站顶管工程4号口人行通道的始发到贯通、3号口的始发这些工作而忙碌。在长沙顶管机上,他耗费了巨大心血力保在新领域施工取得开门红。长沙地铁6号线顶管施工所用的矩形顶管机并非新设备,而是在厂里搁置了好几年的旧设备。项目部刘琼辉说:“厂家的人指着一大堆零部件,大的小的,也不知道是啥,就告诉你,这就是你们要的顶管机,就这一堆。”看着一大堆大大小小的设备、零部件,大家都是一筹莫展,但李志波并没有退缩,拿着图纸,认真对照分类,理出头绪,开始一点一点的拼装、对接,最终成功完成组装。项目部自我加压快始发,认真细致做维保,看着4号口顶管顺利始发,李志波松也感到由衷的高兴。
      “这几年李志波一直有腰疼的状况,但他一干起工作就忘了自己,有时候他腰都直不起来了,从走路就能看出来他腰疼……”他的同事这样说。
      “李志波带我们特别耐心,讲一遍两遍不懂,他就讲三遍四遍,回头还问我们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他的徒弟这样说
      “很多设备装置,经过他的手,大家都放心。”领导们这样评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