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航空学院 - 《山东航空学院报》

知识学习与品德培养的统一

一—论大学生党史学习方法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尚璐璐    
2021-06-25     浏览(256)     (0)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石,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国家发展,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保障。学习党史,正确看待历史,从中华民族近现代历史中分析经验,总结教训,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爱国爱党情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的内容

首先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教育。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发展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史书,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不仅包括建国之前的艰难取胜;也包括为谋求全国人民福祉所做出的努力。学习党的奋斗史即是为当代大学生成长做出鼓励与激励,充分肯定党在改革时期所做出的贡献,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给大学生以思想的洗礼与品德的培养。

其次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与光荣传统教育。在长期抗日战争与经济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诸多优良传统与作风。1945年的“三大作风”,1949年的“两个务必”,以及各个时期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等组成了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共产党人的行为规范。在党史教育中突出优良作风与光荣传统教育,即是要大学生学习这些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三是中国共产党英雄与杰出领导教育。中国的建立是无数先烈勇于奉献的结果,他们用生命和躯体堆积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学习党史,既是要求大学生牢记那些无名英雄的丰功伟绩,激励大学生为民族复兴继续努力;学习党史,也要学习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例如第一代领导人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第二代领导高瞻远瞩,带领我们进行经济建设。每个时代与历史时期总有杰出的领导者,也有共产党人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这些平凡、杰出共产党员事迹与高尚品德更是值得大学生学习的地方。

第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与教训教育。在中国共产党100年光辉历史中,每一次历史转折都是在总结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完成各个阶段任务;每个艰难的时期都经历诸多风险的考验,所以说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始终贯穿于党的历史。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很多挫折与教训。例如大革命失败,反围剿时左倾、右倾错误,“大跃进”运动,这些挫折虽然带给我们暂时的困难,但是通过对教训的反思,中国共产党依然带领我们站了起来。通过党史经验与教训教育能让大学生清晰认识到中国从一个积弱的国家到世界最大经济体中经历过的错误、挫折在所难免,但是我们要正视这些挫折,辨证地看待教训,牢记党的经验与教训。

二、大学生教育中进行党史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通过对党史教育内容的分析可见,党史教育不仅是学生的精神食粮,也是学生行为规范、智力发展的重要来源。所以大学阶段进行党史教育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党史教育能够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形成政治认同。近代以来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我国逐步陷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独立与振兴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是由于阶级的局限性、软弱性,农民运动、资产阶级运动都以失败告终。共产党的奋斗历史,是建立在群众的基础上,群众是革命胜利的根本所在;共产党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所以进行党史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党、认识党,有利于大学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凝聚在党的周围,形成政治认同。

二是党史教育能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曾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需要学习党史,才能让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通过学习党史,才能坚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不断创新,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奋斗。

三是党史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爱国主义是中国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通过党史教育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

四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形态、政治立场等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引导大学生人生成长。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史可谓是一部丰富的人生教科书,其中杰出领袖与英雄模范事迹激励着一代代青年成长,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绝佳素材。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特点就是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追求个人品德修养,这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

三、大学生党史教育中知识学习与品德培养的统一路径

党史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知识学习与品德培养都具有重要价值。但是从学校实际教育情况来看,很难实现学生党史知识学习与品德培养的统一,还需要从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优化,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融合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地方党史遗迹、革命纪念地,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和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而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其次是借助重大节日、纪念日来开展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强化大学生对共产党的情感。例如在清明节时高校既可以组织党史学习教育,也可以带领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教导大学生学习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的事迹,树立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境界,促使他们成为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优秀大学生。

2.构建互联网平台,提升党史教育实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将党史教育与互联网融合,不仅能有效利用大学生的碎片时间,实现大学生自主学习;而且互联网+教育有效突破空间的制约,能随时随地地开展党史教育,有助于提升教育成效。

高校要精心设计党史学习专题网站,将之与学校的官网、官微、公众号进行融合、建立链接,丰富党史教育的内容与途径。例如2011年中国共产党历史网正式开通,内容包括党史工作、党史研究、党史知识等多个板块,为党史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与途径。除中共中央研究室主办的网站外,还有许多地方性的党史网,增强了互联网党史教育的吸引力。随着各种社会交往软件的发展,微信公众号、QQ群组、微博等社交软件已经成为新的信息发布和传播的平台,特别受大学生的喜欢与亲睐,是校园文化宣传的新阵地,也为党史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在这一背景下,党史教育实现与社交平台的融合,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与大学生党史学习兴趣的激发。

3.开展榜样教育,引导大学生品德与行为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中涌现出了无数英烈和先进人物,他们的英勇行为与奉献精神在任何时代都值得大学生学习。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他们很难理解那些艰苦奋斗的场景。为增强说服力与感染力,在党史教育中学校可以定期、非定期地举办党史学习辅导报告会和座谈会,邀请老党员、党史专家主讲,以榜样的力量来对大学生品德发展进行影响。例如大庆精神中的王进喜,他是中国共产党员的标杆与时代楷模,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创造出一个个不朽的业绩。他在带领工人劳动生产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学习,将吃苦耐劳的精神传承下去。通过学习了解他的故事,帮助大学生在面对艰苦环境时,借助榜样的力量来积极面对困境,走出困境。

开展榜样教育同样能够推进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生活与学习中有效约束自己的行为。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作风建设,在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共产党员的作风建设有效引导了党员的思想与行为。在共产党员榜样力量下,自然也能够为大学生行为养成起到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