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您作为第三代表团第一召集人参与第二次党代会, 此时此刻有什么感想? 这次党代会,您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吗?
党员代表王胜芳老师:这次的党代会召开的时间节点很关键,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端的第一年,是在关键时间点上召开的颇具意义的一次党代会。此次党代会承前启后,既包含对过去实事求是的总结,也涵盖福建江夏学院未来五年至十年长远的事业发展愿景和奋斗目标,通过对院级目标的设定,以统一的思想,带领广大师生为这个目标奋斗。此时召开党代会,对于推动我校的事业发展、对于推动校内各个二级学院的发展也都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会给全校职工、全校师生都带来很大的精神面貌上的变化,也会推动我校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对于这次党代会的召开有着非常多的期待,很期待这次党代会给学校带来的新变化、新发展。
参加完这次党代会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每位参会代表都有着十分的热情,无论是党委工作报告,还是纪委工作报告,每位参会代表都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在整个过程中善于思考、充分讨论,积极发言,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每位参会代表都非常关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期待着学校变得更好,也都在为建设更好的学校而努力。
(本报记者 吴泓磊 陈杰妮 林淑余)
本报记者:今天,学校党代会隆重召开,您能谈一谈您的此时此刻的心情吗? 您对于本次党代会答工作报告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党员代表李永传老师:我十分开心。这是我校在建党百年华诞到来之际,召开的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是我们全校的师生员工、以及离退休的老同志政治生活上的一件大事。这是全校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研究制定“十四五”规划,也同时是我校加快建设鲜明特色、示范引领区域一流本科大学的重要历史时间节点、重要时刻。我认为这次的党代会召开得是正当其时、十分必要,它对我校今后的建设、改革和发展一定会起到重要的引领、指导作用。这次党代会的两个工作报告我觉得都很好。我个人和我们第八代表团都一致认为郑建岚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很优秀,回顾工作全面客观、简洁明了、成绩肯定、问题短板清楚、形势分析判断准确、未来发展方略言简意赅、目标任务明确、措施有力可行,让人听完之后充满自豪、激情、底气十足。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十三五”期间,我校各项事业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成果非常得丰厚,众多干货;二是对未来“一三五七”发展战略。因为“一三五七“和“九个亮点”都充分反映了我校十几年奋斗的艰辛以及优异的成绩,也充分体现了全校党员干部不畏艰辛的一种精神境界,确实是一步一个脚印艰苦奋斗,克服了各种困难和压力,当然这样的成绩也和上级的正确决策、指导,各界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本报记者:您参加这次党代会的心情如何?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会? 您认为这些年来学校发展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党员代表马莉婷老师: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这是我第一次作为代表参会。我认真学习了郑建岚书记所作的题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为建设特色鲜明示范引领的区域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回顾了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的发展和各项事业取得的显著成效,令人振奋,同时也激发了我为学校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决心。我2003年入校,至今已有17年了,亲历了四校合并、学校升本、专业升本、文明校园创建、校庆,对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学校的培养下,我得到了快速成长。如今,学校环境更加优美,师生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当然,最大的变化当属学校的办学特色旗帜鲜明,全校师生员工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为建成特色鲜明示范引领的区域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本报记者 庄妍颖)
本报记者: 您作为学生党员代表参加本次党代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党代会上使您感触深刻的地方有哪些?
党员代表陈安宁同学: 作为一名学生代表参加本校的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我的心情非常激动也非常紧张,备感荣幸也深受鼓舞。我认为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郑建岚书记所作的报告让我感触颇深,报告总结回顾了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以来学校改革发展取得的工作成绩和宝贵经验,分析了新时代学校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集中反映了全校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共同愿望和期盼,该报告是对学校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这让我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我所在的第六代表团与程灵副校长一起开展了代表团第二次会议,会议期间各代表审议了中共福建江夏学院第一届委员会报告,其中,我对程灵校长和各代表的讨论印象颇深,深刻感受到了学校和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为最根本的目标,正在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本报记者 李夏芸 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