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潍坊学院 - 《潍坊学院报》

破茧成蝶 迈出第一步

2021-06-18     浏览(145)     (0)

本文讲述了作者作为一名支教老师,首次登上讲台进行授课的经历。作者通过转换讲课方式,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到达支教学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仔细听多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讲课,观摩学习,为即将上岗的自己做好岗前培训。前不久,我也迎来了属于我的第一堂课。
  上课的前一天,我的指导老师说:“曹老师,明天的数学课你来讲吧,你已经听了几次课了,也应该开始上台讲课去实践一下了。”我连忙答应:“好的,好的。”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此时的我,激动中又掺杂着一丝丝的担忧。我仔仔细细的看课本和参考书,唯恐会遗漏一些东西而导致课堂上出现错误。看完课本和参考书,再结合自己的想法认真的设计教案,并根据教案制作出相应的幻灯片。直到上课前我反复看着课件,在心中默念着,一遍遍的重复着自己上课要讲的话。
  上课渐近,我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办公室的钟表上,一圈、两圈的数着。“铛铛铛……”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我立马起身整了整衣服,拿起课本,匆忙的跑向五年级二班教室。
  到了教室门前,我定下脚步,又整了整衣服,长吸了一口气,缓缓地呼出,随后推门而入,并迅速反手关门,来不及看学生一眼就径直地奔向讲台,走向讲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嘈杂声也渐渐消失。我转身面向学生,手扶讲桌,清了清嗓子,开口说了第一句话:“大家好,我姓曹,是本学期的支教老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由我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本学期的数学,希望我们和谐相处,相互促进,共同完成本学期的任务。”说完便响起了稀里哗啦的掌声。掌声虽说不齐,但我还是开心的,毕竟这是同学们对我的欢迎与支持。随后我打开投影设备,要求学生打开课本,开始讲课。
  课上我拿起粉笔,用不是很标准规范的粉笔字在黑板上写下了本节课的标题——分数的基本性质。刚开始我的声音很小,一直看着课件,眼睛不敢直视学生,脸上微微发红发烫。慢慢的我逐渐适应了这个环境,讲课声音渐渐变大,脸上的红色也慢慢褪去。我时不时地抬头看一下学生的反应,再回头继续讲课。上课一段时间后,下面开始有叽叽喳喳的说话声传入了我的耳朵。我抬头一看,有不少学生已经有些坐不住了,开始东望望西瞧瞧,这里插一嘴,那里接一句。看学生已经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了,我便停止讲课,大声喊着:“请大家坐好,不要说话,集中注意力听课。”但这似乎并不管用,我开始不知所措。
  忽然,脑中呈现出听课时讲课教师用犀利的眼神看着学生的画面。于是我也静静地站在讲台上,静静地看着他们,不做任何动作,不说任何话。果然,不一会儿学生们就安静了下来,都端端正正地坐好,抬头看着我,等待着我开口说话。此时,我在想,我是不是应该转换一下讲课方式了?怎样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怎样才能讲好一堂课?我灵机一动,既然学生们好动,不如就着学生的好动,接下来的课就采用“小组合作探究,选派代表上台讲解,老师总结归纳”的方式进行吧。
  接下来我转换了讲课方式,我给出他们问题,让他们小组讨论,总结出一套解决方案,然后选派代表上台讲解。这时他们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涨,小组讨论的热火朝天。经过一番讨论,到了上台讲解的时刻。起初上台讲解的人声音很小,我带领下面的同学为讲解的同学鼓掌作为鼓励,学生们这才渐渐放开,大胆地讲。讲解过程中台下的学生听的也很认真,讲的有不对的地方就会立刻有人指出,然后一起改正。我在台下也仔细地听着,到了易错、重点、难懂的地方我也会及时帮助他们再一次讲解和强调。
  就这样新课内容结束了,我和同学们一起做了总结,还鼓励他们说:“你们真是太棒了,这么难的新课知识都被你们自己讲完了,太棒了!”说完我双手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他们脸上洋溢出开心与满足的笑容。
  我抬头看了看教室后面的钟表,长舒了一口气。最后结合本次课程内容给他们布置了几道作业题,他们都拿出本子快乐地写起了作业。此时,我走下讲台,穿过学生,走到教室的后面,看着他们安静地写着作业,再抬头看看黑板上的板书,我不由得感到了几分的欣慰。我想,这大概就是教师独有的幸福吧。
  “铛铛铛……”下课铃响了。伴随着铃声,我走向讲台,郑重的说了一声“下课,同学们再见!”“老师再见”教室里响起同学们响亮的道别声,我拿起课本,转身开门走出了教室。回到办公室,坐在座位上,刚刚上课时的一幅幅画面不断在我脑中翻滚。
  这是我的第一堂课,是我破茧成蝶的开始,是我为心中的优秀教师梦迈出的第一步。同时我要继续努力,朝着心中的梦想奔跑,用实际行动诠释教师的责任担当和青春使命。
(曹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