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走进麻城市铁门岗乡,沿着举水河畔穿行于乡间田野,你顿时会被眼前一条条宽敞、整洁的美丽农路惊艳到。它们或沿着河道逶迤前行,或嵌于丘陵向前延伸,或贴着农家穿村而过,与蓝天白云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幅山水画。沿途看不尽的是乡村新貌,听不完的是百姓奔向幸福的欢声笑语。
“绝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农村交通问题在小康路上掉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化为各级党委政府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发展的巨大动力。近年来,铁门岗乡抢抓麻城交通三年突破性发展和“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机遇,围绕“要致富先修路”做文章,全面提档升级农村公路,不断补齐短板,打造大路网、畅通微循环,有力托起乡村振兴的新希望。升级路网 打造内畅外联新格局“做梦也没想到,家门口也修了沥青路。”5 月 29 日,站在新修的村道旁,兴隆寺村党支部书记朱东祥感慨道。
这声感慨,是对农路蜕变的褒奖,更透露出曾经遭遇的无奈。兴隆寺村位于铁门岗乡西南部,总耕地面积 5000 余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境内有水稻种植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10 余家,是铁门岗重要粮食种植基地之一。粮食连年丰产,但“卖粮难”一度困扰着种植户们。
“以前道路窄不说,还没有路肩,大车不愿进来,卖个粮全靠小车转运。”除了担任村支书,朱东祥还办了一个家庭农场,种有 200 亩水稻,对曾经的“卖粮难”他记忆犹深,
“往后退七八年,卖个粮有时来回得一两天,还得排队。”
路通百事兴。随着境内道路逐步改善,尤其是最近两年农路全面提档升级后,运输不再是难事。
“如今,收粮的车辆都可开到田间地头了。”朱东祥说。
全面完善路网结构,畅通“毛细血管”,打通“大动脉”。
“十三五”尤其是2018 年以来,在麻城市交通运输局大力支持下,铁门岗乡紧紧围绕“政府主导、规划引领、健全机制、分级保障”的工作方针,多举措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构建起内畅外联农村交通路网新格局。
近两年来,铁门岗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达到 6442.248 万元,共新建农村公路28.7 公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 99.5 公里,刷黑里程达 29.1 公里;危桥改造 14 座;完成安防工程隐患里程 105.4 公里。全乡 23 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区域内农村公路外连内通,无断头路和明显瓶颈路段,惠及6万多名农民群众。管养并重 打造畅安舒美新形象“ 今 天 路 上 垃 圾 较 多 ,搞 了 一 上午。”5 月 29 日 12 时多,在路上忙了一上午的唐仲生汗流浃背。
唐仲生是兴隆寺村村民,也是村里聘请的 5 名村道养护员之一。每天早晨7 时左右,他都要骑车到路上转一转,巡视一下自己负责的 2 公里多责任路段,遇到重大情况需及时向村里汇报。
村道村养,村民自管。兴隆寺村成立了农村公路养护办公室,建立了以村支书为“路长”的管养人员队伍,明晰了职责,健全了各种管养制度,确保路况良好。
这只是铁门岗乡注重农村公路管养的一个缩影。
“四好农村路”是新时代重大的民生工程,建好是基础,管好、养好是关键。为做好农村公路管养工作,该乡建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构筑齐抓共管的格局,实现了农村公路管养水平的全面提升。
制定爱路护路“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建立“乡有监督员,村有护路员”的管理体系。强化路域管理。联合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开展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对沿途的脏乱差进行全面清理。加大宣传力度。在公路沿线制作永久性路政宣传牌、宣传标语,提高民众爱路护路意识。管养全覆盖,全面提升了铁门岗乡的农路品质,营造了“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路产融合 打造乡村振兴新坦途一条农村公路,连接的是乡村与城市,连通的却是致富与希望。走进铁门岗,你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自从路修好后,我们的物流成本降低了 20%。”湖北朵朵香生态农业发展公司总经理刘幼娟说。作为一家集菊花、虫草参等相关产品研发和精神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公司,她对路畅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因为没有畅通的 路 ,再 好 的 致 富 梦 想 都 是“ 空 中 楼阁”。
“以前,道路坑坑洼洼,通过网络平台销售时,我们三至四天才能发一次货,现在基本可以做到当天接单当天发货。”
近年来,结合旅游资源丰富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实际,铁门岗在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上,按照“修一条路,成一片景 ,富 一 方 民 ”的 建 设 理 念 ,紧 扣“ 交通+”的发展思路,巧做融合文章,有力助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农旅融合。
铁门岗乡还建立融合客运、物流配送、校车中心、车辆维修等四大功能于一体综合交通运输服务站,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开通始发铁门,通往汉口、白果、宋埠、麻城市区等临近地区客运班线,以及覆盖全乡村大循环的公交线路,并采取电话约租等灵活乘车模式服务于村民,形成覆盖全乡的交通网络。综合交通服务站与 23 个村建立物流联系点,推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配送网络建设,基本形成了覆盖全乡的物流网络。
农路点亮乡村,乡村因路而兴。一条条承载着百姓期待的农路逐渐由“窄”变“宽”、由“通”向“好”、由“线”成“网”,正成为铁门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和百姓奔富的新坦途。(郭唐珍 叶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