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湖北大学 - 《湖北大学报》

图片新闻

2010-11-15     浏览(195)     (0)

  (上接1版)建立健全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加强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过程管理,完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与考评办法,严格执行教师指导与评阅制度,促进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断提高。2004年以来近1000篇毕业论文(设计)参加省级优秀学位论文(设计)评比,30%以上获省级优秀论文称号,优秀率居同类院校前列。
  加强对全校创新活动的统筹和指导,积极支持和开展实践创新活动,以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带动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大赛,数学建模竞赛,数学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英语竞赛与演讲比赛,计算机大赛,广告设计大赛,化学实验技能、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生物实验技能竞赛,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评选等重大赛事中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800余项,各级各类获奖人数达500余人次。
  新建和整合实验室20余个,依托中央与地方共建资金以及省部专项建设经费、日元贷款,相继改造和建成英语语言实验室、微格实验室等。保证实验开出率,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和教学资源共享度。加强实践教学公共平台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建有12个“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湖北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省政府拨付1000余万元专款用于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湖北大学2007-2009年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和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规划”共获得国家建设经费近300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我校本科教学实验条件。
  坚持全方位服务湖北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传统特色,相继建立省内优质生源基地、各学科专业实习基地,省内大型、知名企业纷纷与我校建立合作关系,目前已拥有固定实习基地170余个,全校每个专业平均有3个实习基地,优质生源基地近70个,“国培计划”项目1个。我校顶岗支教活动不仅开创了湖北师范教育的新模式,更为师范教育树立新标杆,创造新经验。
   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保证教学正常运行
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加大对学生作业、实验报告、课程论文、课程设计的完成情况与质量的检查力度,采取有力措施规范整顿课堂秩序和学生学习纪律。从 2005级开始,学校实行学业优秀生导师制,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业优秀生导师制培养工作初见成效。
  实施奖励学分和课外活动学分管理。为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设立奖励学分和课外活动学分,制定《湖北大学学生奖励学分及课外活动学分认定手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和实践创新的积极性。
  实行学业预警制度。修订后的《湖北大学普通本科学生学籍管理细则》增加学业预警措施,学校按学期和学年两个阶段进行清理,每次学分清理和学籍处理结果由学院及时通知到学生和家长,有效地敦促学生认真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构建点面结合的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先后出台了 《湖北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教风建设的意见》和《湖北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基本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做了具体的规定和严格的要求,强化了教师的责任意识,促进了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学校建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度、教学视导员和信息员制度、领导与同行听课制度、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教学检查制度、各类教学专项检查和评审制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制度,以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精品课程示范公开课等一系列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保证了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初步建立了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
  经过“十一五”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逐步探索出“规模适度增长、结构逐步优化、水平明显提高、优势更加突出、条件显著改善”的办学思路,初步奠定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基础,为学校在“十二五”期间更好更快地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