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东理工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周报》

校党委中心组举行两场专题学习

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2021-06-11    

本报讯(记者  吴志先  林璐)近日,学校连续举办两场党委中心组学习,先后以专题辅导报告和自学、导学、集体学习、交流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学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为深入系统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史,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6月4日上午,学校在商学院大楼406室举行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邀请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巡视员陈麟辉研究员来校作“学习中共党史,提升思想方法,增强看家本领——从革命领袖的人格风范谈起”专题辅导报告。校党委书记杜慧芳,党委副书记、校长轩福贞,校党委副书记陈麒,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沈志超,副校长胡宝国、李涛、王慧锋、朱为宏,教育部高校党建工作联络员(原东华大学副校长)陈招应,以及学校全体处级干部、青干班学员、机关干部等约250人参加了报告会。陈麒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上,陈麟辉结合陈云同志生平以及在各个历史时期工作、生活的丰富案例,从“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善于总结、真抓实干”“洞悉全局、抓住要害”“实事求是、勇于进取”“无私无畏、坚持真理”“廉洁奉公、以身作则”“处事谨慎、多谋善断”“宽容豁达、仁者多寿”等8个方面,生动讲述了陈云同志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详细阐述了革命领袖陈云同志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人格风范。

陈麒总结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陈麟辉老师的报告主题鲜明、站位高远、内容翔实、讲解生动,是一堂精彩的辅导报告。老一辈革命领袖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人格风范及光辉事迹都是极具教育意义的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新形势下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我们要深切领悟以老一辈革命家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始终为民的初心使命,教育和激励师生坚定不移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6月7日下午,校党委中心组召开学习会,专题学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此次学习采取自学、导学、集体学习、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杜慧芳主持学习会。

学习会上,与会成员集体观看了视频《见证四十年:科学的春天》,学习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精神;观看了《新闻联播》节选,学习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观看了《邓稼先》《钱学森》《黄旭华》《孙家栋》《林俊德》《顾方舟》等6位科学家“感人瞬间”微视频,向老一辈科学家致敬。

会上,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校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项延训导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介绍了现场参加会议的情况,并交流了参会体会。朱为宏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实力取得飞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引方向”“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推动我校科技创新工作实现新的跨越发展”等3个方面交流了学习体会。

杜慧芳从“提高政治站位,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创新人才,展现高水平科研创新的新担当新作为”等3个方面,交流了学习体会,深入阐述了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学校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学校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结合国家基金委基础研究中心和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的建设、基础学科建设、中外合作办学、科技创新奖励激励机制等学校实际情况,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

会上还发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专题学习材料》,供与会成员自主学习。

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学校准确把握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重点内容、活动载体,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学校“十四五”发展、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等紧密结合,注重示范引领、强化政治担当,注重分类指导、提升育人实效,注重体验融合、赓续红色基因,注重形式创新、激发学习热情,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效,先后获得教育部网站专题报道和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教卫动态》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