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杭州师范大学 - 《杭州师范大学报》

浪漫师大,于风雨廊桥伊始

作者:王展羽    
2021-06-10     浏览(196)     (0)

本文介绍了杭师大的浪漫,其中包括风雨廊桥、浪漫历史等,展现了杭师大的浪漫情怀、浪漫景观和浪漫岁月。作者认为风雨廊桥是杭师大浪漫的象征,体现了杭师大的浪漫精神。作者认为,浪漫承载于杭师大的角角落落,这是杭师大的一种精神面貌。

浪漫一词源于英文“Ro-mantic”,同中世纪的骑士传奇与浪漫主义有着密切关系。我们总说,浪漫至死不渝,其呼唤的是一种对于生命美好的追求,而一所大学的浪漫,也正是其对于美好未来的一种憧憬与深情。大学者,乃大气包容开放也。一所好的大学,不能少了那份浪漫情怀。正如北大未名湖畔的依依杨柳,似水娇柔;武大珞珈山下的樱花片片,春意阑珊;厦大白城沙滩前的阵阵海浪,涛声依旧。而在杭师大,风雨廊桥便是浪漫的代名词。

风雨廊桥见证了杭师大的浪漫情怀。那一晚余杭塘河畔的灯火阑珊,风雨廊桥上的人潮汹涌,前来祝福的师大学子们在廊桥中间腾出了一块空地,期待着心中的浪漫时刻。理学院的数学老师手捧鲜花,牵着爱人的手缓缓走来,在一片祝福声中在廊桥上向爱人求婚。“我是为爱来到杭师大的。”那一刻,廊桥上的欢呼跨越余杭塘河的南北,在校园里回荡徘徊。诚如英国诗人罗塞蒂所言:

“爱是我们的纪念物,属于你也属于我。”那晚风雨廊桥的记忆必将成为杭师大的一段美好佳话。

风雨廊桥见证了杭师大的浪漫景观。朦胧缥缈的余杭塘河畔摇曳出旖旎多姿的江南风情,夜色里,廊桥灯影动人,映照着河水的阵阵涟漪。桥上的飞阁廊亭错字排开,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高低起伏的木结构穹顶如鸿鹄展翅,神似蛟龙腾海。行于古色古香的廊桥之上,便觉春风与秋月共眠。或独自漫步,或三两成群,风雨廊桥上留下的脚印,应是师大最美的足迹。于此,没有嘈杂的喧闹,仅有余杭塘河畔的晚风,于无声处轻轻拂过,一切归于静谧,一切归于浪漫。风雨廊桥,便是杭师大浪漫景观的代名词。

风雨廊桥见证了杭师大的浪漫岁月。杭师大百余年来,一路走过风风雨雨,于廊桥漫步,好友同我说这廊桥或便是为师大百余年所走来的历程所建。我停下脚步,眺望着余杭塘河上的霞光倒影,觉得此话并非毫无道理,恍然间便想起师大在革命年代的那段浪漫岁月。五四运动时期,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掀起“一师风潮”,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创造了浙江五四运动史上的一段传奇;恍然间想起民国中期,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四大才子创立“湖畔诗社”,推动新文学运动的蓬勃开展;恍然间想起抗战时期,浙江省立临时联合师范学校在敌后开展教学,百名学子卫国卫乡支持抗战,造就了“烽火炼人师”的佳话……杭师大百年风雨,由此以风雨廊桥,廊桥上的星星点点便是杭师大浪漫历史的最好见证。

于杭师大的浪漫,不仅仅是那一河一桥一倒影,浪漫承载于杭师大的角角落落。无论是努力学习、拼搏上进,还是投身科研、奋不顾身,或是驰骋赛场、挥洒汗水,这都是杭师大浪漫的生动体现。而这座横跨余杭塘河的风雨廊桥,正是杭师大人浪漫精神的集中体现,它见证了杭师大的浪漫情怀、浪漫景观与浪漫岁月。廊桥上行人匆匆,我想那便是杭师大人浪漫的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