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鲁东大学 - 《鲁东大学校报》

自主学习理论视角下的教师自主

2010-11-10     浏览(277)     (0)

一、教师自主的概念

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实践者,又是教学内容的研究者和学习者。也正是基于教师角色多元化这一特点,国内外学界对“教师自主”的概念界定尚未达成共识。

尽管如此,学者们仍纷纷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教师自主的内涵提出了个人见解。

结合学者们给出的定义,教师自主可以归纳为:教师具有能够自主进行职业行为、摆脱制约的能力;教师具有自主调控职业发展的能力,具有摆脱制约职业发展自由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对教学活动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有能力对职业发展所需的客观支持享有调控权;教师和学习者一样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影响教师自主的因素

1、教师自身

首先,教师自主受到教师心理层面因素的影响,即:教师是否具有内在的发展需要、动机、情感和意志,是否具有自主发展的精神力和行动力,是否能自觉地更新教育观念,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行为。

其次,教师自主还受到教师态度层面因素的影响。Pearson(1998)研究发现,教师自主与教师满意度之间成正态相关,即:教师工作的满意度越高,工作负荷越轻,那么教师的自主性就越高。另外,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教师对其执教能力与影响力的判断、信念与感受)也是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因之一。

2、行政方面

学校的科研制度应该服务于教师自主。科研制度应该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更好的便利,而不应该阻碍教师自主性的发挥。行政上的支持,适时适度地对教师进行精神和物质方面的鼓励,也势必会促进教师自主的发展。

权力转移是教师自主的强大推动力。真正的权力转移应该是学校接受教师自主,给予教师更大的权力空间,使他们在教学和科研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性,教师拥有更多自主权利来决定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等。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更大程度的发挥自主性。

此外,教师评价也是激励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因素。

3、教师的社交能力

教师自主是教师探索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在教师自主发展的过程中,教师一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能够灵活协调各种关系、化解课堂内外矛盾的能力。因此,教师除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外,还应该具备协商技巧并掌握教育制度常识,以便能够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教学和自主学习。从而,当教师面临制度上的阻碍时,才能够通过恰当的方式将制约变成机遇。

4、科技、信息因素

21世纪的教师必须具有把握信息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即:信息处理能力(吸收、更新知识的能力)和信息创新能力(即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当通过适当的学习掌握教育信息技术,如 电脑、投影设备等多媒体设备的操作和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终身教育对教师来说是神圣的职责。一个自主型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以下的素质和能力:第一,自主型教师要有通过学习不断进步的愿望,并有能对实际的教学过程和环境进行反思的能力。第二,自主型教师要能够认识到教学是在自我指导下完成的。也就是说,仅仅借鉴以往的教学经验是不够的,而要不断地吸收、创新,一个自主型的教师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和能力。第三,自主型教师应具有专业方面独立发展的能力,能够适时适当地,通过合理的方式掌握教学技巧。并且所有这些素质和能力,应该是在充分自省的状态下,从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得的。

三、教师自主的意义

1、教师自主是学习者自主的前提

学习自主被看成是学生能“对学习进行控制的能力,体现为一种超然、批判性反思、决策和独立行动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给予学生更多的课程控制权和决策权。教师自主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多数学者认为,如果连教师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自主学习的话,那么期望教师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将是十分可笑的事情。因此,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当首先成为自主学习者。

教师在学习者自主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分别为促进者、咨询者和信息资源的角色。GardnerMiller认为,学习者对于自主学习的态度受到几个方面的影响:教师、学习环境(学校)、学习伙伴(同学)和社会;最先将学生引领到自主学习轨道上的是教师。此外,学习者也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方式,而教师在帮助学习者懂得如何学习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自主源自对学习者自主的探讨。教师自主的发展对课程教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始终是为课程教学服务的,并最终是为学习者自主服务。所以,教师自主在促进学习者自主中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2、教师自主是教师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1994年在罗马召开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可见,教师的学习首先是出于生存和发展的必须。教师资格证的实行,在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加剧了教师队伍的竞争。社会、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期望逐步提高,客观上也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地自主学习,更新教学观念和意识,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要。自主学习在新世纪成为教师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必然。

3、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师自主包括教师具有自主专业发展的能力以及实行自主教学行为的能力。教师的专业化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的一个大趋势。目前,教师培养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注重教师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调整、自我建构、获得持续的专业发展。教师教育除了要求教师具有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人格素质外,对教师的主体性、自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