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赣南师范大学 - 《赣南师大报》

小信件中的大问题

苏区《控告箱》背后的故事

作者:李秦英    
2021-03-01     浏览(61)     (0)

文章讲述了瑞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旧址中的控告箱在打击贪污腐败分子中的作用,以及共产党员何叔衡与黑恶势力作斗争的事迹。文章强调了反腐倡廉的重要性,以及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支持的重要性。此次“红色廉政故事学思践悟”活动是贯彻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体现。


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过去,如今的我们拥有着幸福美好的时光。然而,我们仍需要铭记那些为了祖国的美好未来而奋斗的勇敢者!

在瑞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旧址,收藏着一只中央苏区时期的控告箱。

时间追溯到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此时,受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有些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不注重自身廉洁,贪污腐败、铺张浪费之风较为严重。为刹住这股贪污浪费歪风,狠狠打击不法分子,1932年2月,中央苏区政府会议做出决定,对政府工作人员中的贪污分子进行严办,号召群众检举揭发驱逐政府中的贪污分子。同年12月,中央工农检察部发布《关于检查苏维埃政权机关和地方武装中的阶级异己分子及贪污腐化动摇消极分子问题》第二号训令,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贪污反浪费斗争由此展开了。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项英在《反对浪费严惩贪污》一文中强调:“要号召工农群众起来帮助政府,来反对各级政府浪费政府的钱,对于一切浪费经济,特别是贪污分子,都要给以严厉的惩办。”

于是,中央工农检察部增设了一个控告局,随后在中央苏区的各级政府、各单位,各村、街道和路口,到处可以见到一种特制的木头箱——控告箱。它高不足一尺,宽不过五寸,可以加锁。箱顶中间开了一条投控告书的狭缝。正面写着“控告箱”三个大字,下落“苏维埃政府工农检察部控告局制”。箱盖上书:“各位工农群众们,还是一切什么事情都可来这里控告。所写的控告意见书,必须要盖好私章才能作效力,没有盖私章的概作废纸,而且还要用信套密封好,并且要注明某机关工农检察部控告局长收。”在箱子的左侧、右侧,分别写着密密麻麻的注意事项,都是中央工农检察部部长何叔衡亲自拟定的“说明文字”,中央工农检察部每天都要派人到各个控告箱去收取控告信。

1932年5月的一天,有人写信向何叔衡举报称,瑞金县委组织部长陈景魁滥用职权,向群众摊派索要财物,利用地痞流氓欺压群众。何叔衡不相信共产党内竟有这等组织部长,决定亲自带人到组织部驻地黄柏村进行调查,最终查明举报情况属实,并还了解到陈景魁拉拢结交一伙赌徒、打手、恶棍,经常在一起打牌、酗酒,强摊款物,对不服从者施以打击报复等恶劣行为。

何叔衡随即签发了对陈景魁的逮捕令,却很快收到了一封装有子弹的恐吓信。面对这种情况,有人劝说道:“ 陈 景魁 有一帮黑恶势力,千万要小心 !”何叔衡却镇定地回答说:“共产党人生来就是与黑恶势力作斗争的!这帮恶棍若不除掉,民众何以安宁,革命何能发展!”当时上面还有人传话说情,何叔衡却毫不退缩、速战速决,将陈景魁公审枪决,其他恶棍与打手也分别受到了严惩。瑞金人民称颂何叔衡为“何青天”。

学思践悟

岁月在墙上剥落,时间淡化了记忆。在那个年代,控告箱为打击贪污腐败分子发挥了很很大的作用,为群众敢于发声奠定了基础;群众们敢于勇敢地发声,举报黑恶势力;共产党员何叔衡不惧与黑恶势力作斗争,即使受到陈景魁为首的黑恶势力的威胁也要将他们绳之以法,维护好群众的利益。虽然这个控告箱并不大,但在群众的心里却是分量十足。乃至到 1934 年红军长征离开苏区后,国民党军队大肆破坏苏维埃政权的物品,苏区群众冒着掉脑袋的危险也要将控告箱藏起来,并一直保存到解放。

我想,虽然历经岁月的磨蚀,控告箱的木纹早已渗入了灰尘,上头的字迹也已斑驳,但这小小的控告箱却历久弥新,深得群众的心。它是早期群众监督的生动体现,捍卫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监督机制。而近年来,反腐倡廉力度不断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只有加强政治建设,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树立好一切为了人民的思想。

如今的世界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情、国情、党情仍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习近平主席曾说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已然成为历史,但仍可以为后人提供借鉴,控告箱和何叔衡给我们呈现了“红色廉政”一个很好的例子,党和人民是分不开的,一个政党要想繁荣昌盛,就少不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此次的“红色廉政故事学思践悟”活动是贯彻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体现,让我们对红色故事有了更深的了解,并塑造着良好的学风和教风,做到立德树人。我们要从历史与实践的经验中不断汲取智慧,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