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 - 《江苏大学报》
重视国际交流合作 扩大国际影响
我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历史较为悠久,起步早,起点高。改革开放后,1978年我校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全面起步,根据农机部有关安排,首先是选送教师出国考察与培训,1979年9分别选送高宗英、刘星荣、李德桃赴奥地利格拉兹工业大学、罗马尼亚布拉索夫大学、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工学院学习。至2001年,学校共选派400多位同志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考察、留学、做访问学者、开展合作研究等。
第二是举办为亚太地区农机网培训外籍学员的“农机培训班”。1980年4月,经农机部委托,我校承担了联合国亚太地区经社委员会亚太农机网举办农机设计制造培训班,把农机产品推向国外。共成功举办了12期培训班,培训来自菲律宾、泰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孟加拉、厄瓜多尔、埃塞俄比亚、圭亚那、伊朗、肯尼亚、尼泊尔、菲律宾、塞拉里昂、索马里、苏丹、乌干达、赞比亚等30多个国家的国际学员110名,这些学员均为各国农机方面的工程师、研究人员和教师,都是为发展本国农机事业被选派来我国作短期进修的。此外,学校分别在1994年、1998年举办了亚太农机网农机研讨班和国际食品加工包装机械技术研讨班,学校通过举办高水平的培训班、研讨班,积累了办好国际短期培训班的经验,也为学校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第三是与日本的交流与合作。1989年,学校为中日友好和平举办了首期汉语学习班。学习班以增进中日两国人民友谊和友好交往为宗旨,为期一个月,学习汉语拼音和日常会话,同时适当安排太极拳、水墨画、音乐等课程,并组织学员去南京、杭州等地参观访问。至1995年,学校和日中平和友好会联合举办了十期日本留学生短期汉语培训班,共培训日本留学生近50人。1994年10月8日以高宗英副校长为团长的江苏理工大学代表团一行19人赴日本三重大学参加首届三国三校(中国江苏理工大学、日本三重大学、泰国清迈大学)国际联合研讨会。此后,“三国三校”国际研讨会持续在三国三校间举办,迄今已连续举办16届,我校承办了5届。
1980年以后,我校国际合作交流积极拓展新项目,交流工作层次丰富,类别多样;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互动频繁,局面开放。到1991年,我校成为全国第一批有条件接受外国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1993年,根据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的要求,受机械电子工业部的委托,经江苏省教委,江苏省外事办公室、江苏省公安厅评审,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学校获得了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单位资格认证书。
口述:金瑞琪(原江苏工学院副校长)
整理:剑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