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苏大学 - 《江苏大学报》

风雨兼程 泪捧金奖

2010-10-20     浏览(213)     (0)

  
  9月29日晚,江苏大学站在了“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金奖的舞台上,我校两件参赛作品均喜获金奖那一刻,所有的人沸腾了。带领我校风科创业团队荣获金奖的队长徐占东说:“为这一天,我们奋斗、期盼了好多年,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自豪地说‘金奖不再是梦’。这次竞赛也是我们团队的圆梦之旅。”另一名成员徐佳珠说:“本来以为我很淡定,但是当听到金奖得主是自己时,每个队员都哭了。这么久时间,这个作品不光集聚了指导老师以及团队成员的时间、智慧,更是有我们的感情的。”
说到“挑战杯”,了解的大学生并不是很多,对其含金量也一点没数。事实上,“挑战杯”是一项风靡全球高校的顶级赛事,它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竞赛在我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其中,创业计划竞赛起源于美国,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本届创业计划大赛全国仅50件作品获金奖。风科团队是其中之一,参赛作品是《江苏风科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

队长,请吃饭吧

一个公司的运营离不开产品、技术、市场、管理、财务等各项因素,风科选择的产品是我校农业工程研究院胡永光老师的研究作品———茶园防霜机。在整整一年多的参赛准备过程中,团队围绕这一产品作了一系列创业计划,一个有血有肉的虚拟公司跃然纸上。比赛分为三部分,包括文本评审、网络模拟和终审答辩。最后的成品是一叠厚厚的文本,徐占东笑着说:“这是已经删减修改后的最后精华。”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校先后十余次邀请校内外专家精心指导,每一次评委的意见,团队都得慎重考虑,凡是认为作品中不好或是错误的地方,团队成员都要进行细心调整。重做!又得重做!修改!继续修改!一遍又一遍!在讲稿、PPT、模拟营运、答辩等几大块准备上,整个团队和指导老师都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完善,这个过程也最让成员痛苦而难忘。在大家准备答辩时,每个成员都是自己提出五十几个问题,相互间提问回答,总共汇总了200多个问题。学校也前前后后组织了20场答辩,平均一周一场。
校团委的杨道建书记、杜明栓老师等也为团队倾注了很多心血。这一路走来,是他们一次次的批评和指导使得团队一次次的提高。“备战国家决赛时,市场部分变换了好多次PPT的结构以及讲稿的内容,对此杨书记提出了很多致命的问题,到答辩现场时,当初认为是很痛心的问题都成为了评委感兴趣的问题。”所有的答辩、文本修改、网络虚拟运营的后勤及平日的专家接待、会议组织都是杜明栓老师亲自负责的,事情杂且细,但每次杜老师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大家亲切地叫他“小杜老师”。此外,梅强教授、郭龙建副教授、徐文学副教授等也始终在帮助着风科,为他们作出了很多专业的指导。
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是十分辛苦的,通宵达旦,夜以继日,但整个团队都在默默坚持着,那股韧劲和老师们的支持支撑着他们全力以赴。当然,没有抱怨是不可能的,计算得心烦了,思考得脑袋疼了,大家就会朝着队长徐占东使劲喊:“队长,请我们吃饭吧!”笑过、闹过,大家又继续埋头苦干。

学生干部大辩论

风科的4个核心人物,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优秀学生,更是学校学生组织的领军人物———徐占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风科的领头羊,有能力、有学识、有主见,主要负责市场,统领全局;徐佳珠,沉稳细致,韧性超强,勤奋耐心,负责财务;余乐,思维敏捷,反应快速,主要负责技术,对企业管理、运作、市场分析等都有独到的见解;施文雅,善于答辩,字字珠玑,自信大方,负责人力资源。当科协、社联等几个部门主席、部长集中在一起,“唇枪舌剑”在所难免。
徐占东回忆说,有一阶段,市场的销量预测、渠道确定一直都在反复进行中,对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大家各有各的看法,争议很大,学生工作中都能独当一面的学生干部们谁也不服谁,一个个“摆事实、讲道理”。 有时,大家听取其中一人提出的最好建议,有时,大家采取折中的办法,有时,大家争论不休,队长会参考各方建议,作出最后定夺。为得出一个最完美的结果,大家常常在争辩的问题上再次思考研究,进行大量的调查、论证。余乐在这方面比较擅长,每一次修改完善,他都要提很多新的更好的创意,这种创意就是一次一次和他争辩的最精华的部分。
一次次的辩论并没有破坏团队的团结,反而更加显示了团队共同思考的重要性,杨道建书记也表示:“团队成员能发表不同的声音才是一个好团队。”大家在谈及获奖感言时,纷纷表示团队协作的重要,大家一起攻克难题,常常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比自己独行更有利于自身的进步。没有整个团队的努力和合作,风科走不到吉大,也捧不了金奖!

有舍才有得

“挑战杯”的比赛时间是在8-9月,为了迎战,风科团队的队员纷纷牺牲自己的暑期时间回校集训,徐占东说:“我才在家住了2天,就从内蒙古赶回来了。”学校还为团队邀请了校外风险投资家以及网络虚拟运营专家指导团队。炎热难耐的酷暑,队员们日日夜夜聚集在学工处,在有限的时间内争取将作品做得更加完美。
当成员们陆续归校时,正在北京一家全球五百强企业实习的主力队员余乐犯了难,这个实习机会是自己花了很大力气争取来的,如果在该公司培训期间表现优秀,就能即刻与公司签订就业协议。一边是团队追寻金奖的梦想,一边是自己近在咫尺的工作,余乐在矛盾的泥沼中挣扎,作为队长的徐占东也不忍心强制他放弃机会回来集训,这使得团队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局面。队里的成员给余乐发了一条信息:“我们一起努力了这么久,马上就要成功了,你忍心看着团队因为你的离开而失败吗?”才到北京4天的余乐思量了许久,最终在培训的第7天就回到了江大,公司那边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如今再重新回到北京实习、留京工作的几率已是很小。谈到这儿,余乐淡然地笑了笑,轻松地说了句:“有得必有失嘛!”看着归来的余乐,徐占东也是万分感动,“余乐的牺牲真得很大。”
在一遍一遍修改文本的过程中,由于市场销量的预测变换直接导致财务等各方面变化,所以当市场方面出现变化时,每个成员都要不断作出相应的调整,那段时间,徐佳珠和顾丹放弃了白天空余时间,还放弃了晚上休息时间,徐占东回忆:“她们至少有6个夜晚干活到通宵。”更让他记忆犹新的一次,是在马上要交文本时,徐佳珠和他在学工楼403熬了一个通宵,修改文本的语言和错别字,敬业的徐佳珠一个晚上都一丝不苟、坚持到底,直到早上8点才看完回宿舍休息,“我凌晨就睁不开眼睛了,徐佳珠真是太让人敬佩了!”平日里,徐佳珠还有注册会计师等诸多考试,才大四的施文雅还有众多的专业课,但团队的所有人都将大部分时间花在“挑战杯”上,为之舍弃了很多东西。(李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