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微风带来了夏天美好的问候,也带来考研的战报。崔菡,我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一班的优秀学子,现已被山东大学统一战线学专业录取。
对于考研,崔菡早有意愿。虽然在山青院四年学习中收获颇丰,但她不愿止步于此,不甘平凡的她渴望精益求精、充实自我,继续徜徉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在追求更多教育资源以及向往更高平台的心愿的驱动下,其考研的决心愈加坚定。
而要考研,第一步便要先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在选择目标院校时,崔菡并没有选择“求稳”,在综合对比个人兴趣、就业情况以及未来发展等各种因素之后,她毅然将第一志愿定为山东大学。她始终认为人要学会跳出舒适圈,因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高压才能带来高收获。
在山青院自由广泛的学习中,崔菡的认知能力相较于高中时代也日渐成熟,但崔菡并没有盲目自信,她明白考研是一场拉锯战,而山东大学更是竞争激烈,因此她很早就为自己的目标而默默奋斗,通过自己的坚持与努力让自己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都“配得上”当这所高校的学生。漫漫考研之路,崔菡始终秉持初心,默默耕耘。在考研准备阶段,背书、做题、整理笔记三者循环构成了崔菡的生活,从背诵英语单词到关注考研动态,清晨早起苦读,夜晚静心刷题,她不断为考研打牢地基。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崔菡认为考研的关键是坚持,每天三点一线的规律学习是基础,而自我否定后继续坚持的心态则更需磨练。因为身体上的辛苦咬牙坚持就能克服,而心理上的压力却是在无形之中侵蚀毅力的怪物。“复习时遇到瓶颈,无力感与疲惫感都是正常的”,她告诉我们,“做题的过程中受到打击是常有的事情,这种情况下要保持好心态,要相信付出就会获得回报。”学会坚持,因为既然自己选择了读研这条路,那就要为之付出,因为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对于兴趣广泛、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崔菡来说,时时刻刻都需要控制着不去“放飞自我”,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不仅是个挑战,更是一种历练。但正如金斯莱说的:“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经过实践和调整,她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在疫情居家自学的过程中,崔菡完整地规划了每日的任务,每个任务都分段完成,间断的休息让学习变得更容易集中,效率也更高。
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她建议找一个积极向上、志同道合的研友。这并不是为了互相监督,因为崔菡始终相信自我的控制远比别人督促有用得多,而是拥有一位积极向上的研友更利于渡过情绪难关。学累了可以聚在一起谈一谈当下时政,聊一聊英语阅读,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专业课背诵方法等等,这不仅能缓解备考过程中的情绪压力,也是开阔眼界丰富知识的一种方法。
考研的过程是一段难熬的日子,想要撑过这段难熬的日子,崔菡的建议是劳逸结合,学会适当的放松。 “压力特别大的时候,可以暂时放下手里的书,去和朋友一起吃一顿。磨刀不误砍柴工,身心得以放松,学习上的效率也就提高了。”崔菡笑着说。但放松并不等于放纵,放松要有个度。“老师经常告诫我们,谁能坐得住,谁就赢了。没有人强迫我们必须考上,但总会有人上岸,那为什么上岸的人不能是自己呢?”坚持就是每一次在摇摆面前,都不会妥协,不断朝着目标前进,就不会迷失自我。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通过日日夜夜的坚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自我鼓励,通过遇到困难迎头赶上的坚韧,崔菡获得了山东大学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也收获了梦想的果实。她的故事还在继续,与所有山青学子一样,都在坚定地逐梦征程,与梦想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