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采油二厂文西作业区文十一转油站,每当面对疑难问题,大家总会想到这句话。凭借这句简单的话语,该站员工相互激励,充分激发每个人智慧思维,利用现有资源巧妙化解一些看似不大,但又不易解决的问题。通过勤于思考解决各类大小问题,队站集体获得收益,员工个人成长也得到迅速提升。巧妙固定瓷砖,节省上万元“吃完午饭,男员工带上梯子到装卸油岗集合,准备用冲击钻给门柱瓷砖打眼上胀塞固定。”4月14日中午,文十一转油站站长马长胜一边吃饭一边交代中午工作。
装卸油岗大门两侧门柱上的瓷砖由于粘贴年限较长,发生少量掉落,还有一部分存在掉落风险,斑驳墙面影响整体站貌。文十一转油站经与上级沟通后得知,如果将旧瓷砖全部换掉,重新粘贴新瓷砖,最少也需花费上万元。
“必须想一个更好的省钱办法,”马长胜一边思考,一边尝试寻找瓷砖贴合办法。经过试验,在瓷砖四角位置均匀钻通4个小眼,用胀塞固定,瓷砖就能紧贴不落,效果较好。试验成功后,马长胜立即组织人员,利用中午时间,集中将大门两侧门柱上所有瓷砖进行胀塞固定,消除了掉落风险,保持了门柱的完好。小办法解决大问题不久前,注水岗1号负压罐底部出现一处砂眼,修补砂眼迫在眉睫。
利用周末值班时间,马长胜和尤帅攻关二人组开始尝试补漏。尤帅自掏腰包买来铸工胶,按照使用说明对砂眼进行封堵,48小时后,2号负压罐进液观察,结果进液不到两分钟又开始渗漏。
“别着急,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马长胜鼓励尤帅。随后,马长胜想到,砂眼所在的罐底可以看成是一个平面,是否可以尝试打卡子封堵。马长胜这样想,也和尤帅一起这样做。经过不断琢磨、制作、试验,他们再次补漏。首先在砂眼处涂抹一层防水胶,随后分别制作两个圆形胶皮垫和一个圆形钢垫,直径都为3厘米,钢垫夹在两个胶皮垫中间置于砂眼处,用自制的可调节顶丝依靠地基顶住3个垫片。打卡完成后,倒通流程给2号负压罐进液观察,结果直到罐满也没有漏一滴液。
通过8小时、16小时及72小时等时间点观察,1号负压罐底部都没有渗漏。正压情况下不渗漏,正常生产为负压,就更不会渗漏。
自制垫片解决了砂眼渗漏,这种看起来的小修小改,实则显露出员工勤于思考、精于实践的工作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