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斌,中国共产党党员、莆田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团委书记、省派第五批驻村任职干部、国家级金课“网络文化与乡村振兴”负责人。2017年12月,由莆田学院派驻仙游县郊尾镇伍狮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三年多来,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以实际行动书写着莆院人的责任与担当,创新性地以课为媒建乡村大课堂,以网为媒助乡村振兴,切实使伍狮村富起来、潮起来、强起来,实现从一个省级贫困村到省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的真实转变。
■红色初心,抓脱贫“方”,谋幸福“路”
伍狮村位于仙游县郊尾镇西北部,是郊尾镇唯一的贫困村。村域面积约11平方公里,下辖5个自然村总人口2069人。“我从大学教师变成了村里的‘小学生、中学生’,用心就能学到很多。”驻村前期,林斌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角色的转换,逐步调整工作方式、方法,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为医治全村“穷病”,他从把准“贫脉”入手,把制约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病根”翻了个底朝天。对所采集到的致贫信息作归类梳理,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设定“手术”切除的时间表、施工图,精准落实脱贫攻坚责任。通过五个一批、十大精准帮扶举措,伍狮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53人,都已实现稳定脱贫。
“幸福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林斌驻村以来的一贯理念,伍狮村积极探索“党建+”邻里中心建设,让村民更富裕、更和睦、更幸福,为村里老人提供领收养老金服务,代收电费、话费、医保、社保等服务。打造的“一刻钟的生活圈”为村民老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便捷场所,帮助村民解决小学和幼儿园孩子放学后以及寒暑假无人看管、无力辅导等实际困难,最大限度发挥医疗服务作用,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从不同的方面增强了村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绿色初心,种富裕“根”,摘贫困“帽”
为兑现让党组织放心、会凝聚民心、对得起自己良心的驻村承诺,三年来,林斌和村干部一道跑单位、跑部门,为伍狮村引进扶贫项目资金2000万余元,组织实施库区移民、裸房整治、村道扩宽、路灯亮化、绿化提升、污水处理等四十多个项目。
“伍狮这么漂亮,我相信有颜值就会有价值!”以伍狮的绿水青山结合农产品做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是伍狮村的长久之计和发展之本。林斌同志邀请莆田学院博士、教授进村调研,规划设计,道路升级,挖掘伍狮村历史人物王迈的生平和作品,为伍狮村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找准方向,打下基础。
为帮村民种富裕“根”,林斌在原有支柱产业山茶油树种植的基础上,用长期产业抓生态、中期产业抓品质、短期产业抓增效的三个举措,带领群众种植百香果、砂糖橘等高附加值作物,群众脱贫的“造血”功能明显增强;筹措开办伍狮村农产品展销加工中心、农产品直播间,带领村民向土地寻求更大财富。2019年伍狮村实现贫困村脱帽,如今以“省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的身份向更美好的未来奔跑。
■青色初心,汇青年“智”,聚青年“力”
乡村振兴是一项大战略,需要各种力量去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林斌和他的搭档伍狮村党支部书记王盛春着眼于青年俊才的返乡入乡,投身乡村振兴。“村两委和返乡大学生座谈会”“伍狮村春节联欢会”“伍狮书香文化节”这些由村里大学生们组织的活动已成为村里的固定节目,村里的年轻人用自己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以及文化修养,积极参与到伍狮村的各项事业中来。
“伍狮村需要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一起见证并且参与建设!”返回学校后,林斌以莆田学院“初心”省级网络文化示范工作室负责人的身份,开设“网络文化与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课,发挥派出单位优势,搭建青年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舞台。三年来莆田学院新闻、教育、电商、旅游、视传、工美、大数据等专业大学生有600多人次在伍狮村开展党日活动、主题团课、志愿支教、社会实践、电商帮扶等活动。
如今,“党建扶贫公园”白埕新村“库区移民工程”“伍狮村小学”“砂糖橘基地”成为了大学生们直面伍狮发展,感受农村变化,投身乡村振兴的青春平台。林斌指导的学生团队在伍狮村拍摄的乡村公益短视频《春华》在学习强国平台推送并获得“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特别单元“摆脱贫困,幸福小康”优秀作品奖。世界对伍狮村投入更多的目光和期许,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见证了伍狮村的发展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