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北石油报社 - 华北石油报

亚洲最大技校建成

2021-05-21     浏览(360)     (0)

1976年冀中石油会战,急需大量的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为了加快华北油田人才队伍建设,1978年,华北油田先招生、后建校,在任丘县南郊会战指挥部东风接待站西侧400亩盐碱地上,经过55天艰苦奋战,建起了“帐篷技校”,奠定了华北石油技工学校的基础。当年招收技校生2240人,在临时的帐篷学校报到入学。

1979年3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华北石油技工学校规模1万人,新校址设在任丘县哑巴庄村西,占地共845亩,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技工学校,是同等学校中规模占地面积、教学楼、学生数量等最大的技工学校。

到1983年,华北石油技工学校总建筑面积达80023平方米,固定资产达2500多万元,拥有价值约100万元的实验仪器设备,能开设多达81种实验项目;有实习井队、金工实习厂和汽修、柴油机、钻修、测井、井下等实习场地8个;后勤保障职能也逐步完善。陆续建起了卫生所、幼儿园、浴室、百货商店、菜店、邮局等服务设施,创办了农场,实现了农业户口和非落户家属口粮的自给自足。维修、供应、校园绿化、生活服务等机构已基本完善。一所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新型技工学校初具规模。

华北石油技工学校初建时,确立了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管理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扎实开展了各项工作。开设了华北油田急需的多个专业课,初步形成了健全的学生管理系统,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意识,提高了教学质量。

1983年8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提出,要建成全国石油系统一流技校的目标。1984年9月,华油技校确立了“以教学为中心,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以树立‘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和搞好‘三服务’(为教学、为教师、为学生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基础性和经常性工作为重点,以实现一流石油技工学校为目标”的办学指导思想。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华北石油技工学校向着一流的目标迈进。截至2003年,华北石油技工学校设有钻井、采油、井下、机加工等23个专业(工种)。学校教学、实训设施先进配套,校内有11个实验室和电教室,实验开出率达100%。钻井、采油、井下作业三大实习场地和实习工厂已成为校内实习教学基地,学校还在华北油田的生产单位建立了12个联合育人基地,实行“一体化”教学。学校累计培养出16976名毕业生,在职员工培训新知识、新技能3万余人,提供职工技能鉴定25753人次,为华北油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

学校多次受到河北省、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表彰。1986年,华北石油技工学校被河北省劳动人事厅评定为“一类技工学校”;1988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称号;1990年、1991年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评为“石油教育先进集体”;1992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确定华北石油技工学校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重点技工学校”;1991年荣获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经济委员会、劳动部、人事部、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1993年3月,国家能源部授予华北石油技工学校“能源系统职业教育先进学校”称号;1994年通过国家劳动部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评估验收,被国家劳动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

(资料提供:油田公司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