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聊城大学 - 《聊城大学报》

乘学校思政课政策东风搞好“基幢课教学研究

作者: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孟民    
2010-11-10     浏览(215)     (0)
  校党委近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学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党委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举措。该文件的出台与落实,必将把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向一个崭新的历史高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春天”来了,要想搞好教学研究工作,开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局面,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和谐校园的构建贡献力量,我们就必须抓住这宝贵的机遇,从以下方面着手:
  1、坚决贯彻实施意见,全面执行“2005”教学方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它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支撑,将道德与法律有机融为一体,具有特定定位、特定内涵和特定的任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意见》指出“按照学分学时对应原则,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数”。根据“2005”教学方案,“基础”课为3学分,每周应安排3学时。我校由于种种原因,以前开设的“基础”课每周为2学时,时间紧,内容多,以至于教师仅仅把课程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其它扩展知识及多样式教学开展不够,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完成。为此,我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研究决定从2011年开始,克服各种困难,力争保证每周3学时的教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此外,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教育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检验教学、促进教学,而教学的目的则是为了应用。为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将尽快摈弃知识性的考查为主的方式,进一步注重对学生运用基本原理正确分析、对待和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强调学生在是非判断的基础上学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做到知行统一。
  2、深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科学制定教学计划,打造学校精品课程。提高“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方法和手段。为此,在总结过去教学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集思广益、精心设计,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途径改革上进行大胆尝试和探索。我们应该转变思想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不仅研究社会主义大学对学生成为合格人才的期望和要求,还要深入了解学生自身成长的愿望和需要。只有当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式方法均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成长需要时,才能为大学生所认同;只有当教师真正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尊重他们、关心他们、深入地了解并击中他们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各方面的需要、困惑和追求时,才能有效地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不失时机地“唤起需要”、切实有效地“满足需要”、全面正确地“引导需要”。为此,我们全体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学规律,力争做到教学内容科学化、教学方式民主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生动鲜活的事例、感人至深的视频、新颖活泼的形式和多媒体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发表见解,变单向灌输为双向或多向交流,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研讨式教学。力争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3年内将“基础”课建设成为“精品课程”、“网络辅助教学示范课程”,使“基础”课的学习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让“基础”课程成为大学生终生受益的课程。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水平扎实、深受学生喜欢的师资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现有教师7名,大大低于《意见》规定的师生比例,导致教师上课较多,教研活动较少。为此,我们建议加大人员配给,及时合理地引进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同时,教研室也要以教育部和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为依托,通过岗前培训、日常培训、课程轮训和骨干教师研修,不断加大对教师的政治和业务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力争在现有的两名“教学新星”的基础上,在3年内再培养两名“教学新星”。总之,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学科研组织建设为平台,以培养培训为抓手,以学科建设为支撑,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