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2021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江西赛区志愿者出征仪式在我校举行,江西省青基会学生资助部负责人张文斌,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胡永红出席仪式并为志愿者代表授旗,教务处、校团委、体育学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仪式。
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志愿活动是我校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北京姚基金公益会于2018年合作开展的公益活动。今年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公益活动共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对于支教学生的系统性培训,让同学们熟悉支教的流程及其所要具备的能力;二是5月至7月份的正式支教活动,将派遣体育学院支教学生前往遂川、莲花等地的乡村小学进行体育支教;三是参与姚基金举办的全国性乡村小学篮球赛事。
梦缘井冈山
为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培养能践行井冈山精神,具有公益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且具有较高篮球教学训练能力的高素质体育专门人才,2020年,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会和我校深度合作,在开展篮球季公益活动的同时,还以“红色+公益+体育”的培养模式进行育人。
“像井冈山革命老区,以及周边的一些山区,体育教育相对比较薄弱。我们最早就是想结合大学生思政教育,为老区、山区和一些农村学校做些工作,为老区、山区的孩子们尽一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项目负责人袁晓智老师介绍说。抱着这样的一种心态,团队展开了调研,数据确实显示井冈山乡村地区的体育师资力量是普遍较薄弱的,随后袁晓智老师便与姚基金联合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姚基金篮球季的设立,为身在农村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能够参与省级、国级赛事的平台,给予他们得以施展技能的一方天地,让他们走出大山,与外面的同龄人同台竞技。“我们开展这些活动,主要始为了让农村的孩子们受益。”当谈及开展乡村体育公益活动的初心时,袁老师如是说。“以体育人”,这便是包括袁晓智老师在内的姚基金篮球季公益活动参与人一份初心。
接续新希望
“最初,训练队刚开始时,很多孩子都没有好的训练装备,有的穿着拖鞋、平底鞋、板鞋,连一双好一点的运动鞋都没有,更别说篮球鞋了。但让我欣慰的是,当我去和孩子们沟通,让他们和家长说明我们每天训练的需要,许多家长都非常支持我们的篮球训练。家长们也是我们强有力的后盾。”前去支教的王文晟同学在活动总结中这样写道。
赵美琪同学是第三届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第三期公益活动的志愿者之一,当我们问及她在支教期间最难忘的经历时,她说:“我最难忘的,就是乡村的孩子们对篮球的渴望,即使受伤,衣服破了,冒着雨也要来训练。”不论是恶劣的天气抑或是艰苦的条件,都没能阻挡住孩子们的步伐,他们是新希望的接续者。
目前,姚基金篮球季项目支持的小学已从最初的12所发展壮大至今年的44所。四年过去了,项目仍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活动开展地越来越丰富。“姚基金篮球季,今年已经是第4年了,随着我们今年国家完成全面脱贫,我们和姚基金合作的力度、支持乡村小学的力度也是越来越大。”袁老师激动地说。
力行青春路
在支教中获益的不仅是学校的孩子们,参与支教的每位大学生也受益匪浅。袁老师介绍,这项活动本身对于我们的支教大学生来讲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在实践的过程中,同学们的专业知识能够很好地得到运用,在教学的同时,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体会到一种荣誉感。
正如袁老师所说,对于参加公益篮球活动的经历,支教学生们都有着自己的深刻体会。他们始终践行井冈山精神,从革命精神中汲取奋进动力,把“以体育人,开启新希望”的理念传递给孩子们。赵美琪同学表示,“教育事业是光荣伟大的,这次支教经历使我对‘教师’二字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我希望今后能积极提高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争取早日成为教师队伍中光荣的一员。”
截至2021年,我校体育学院已有144名学生加入到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支教队伍中。“以体育人,我们坚信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和改变人生的魅力。”正如姚基金官网最醒目位置标注的这句宣传语所言,今日的井大支教志愿者们正身体力行,用初心与知识浇灌乡村的土壤,培育越来越多含苞待放的体育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