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曹晓昕)4 月 27日,市文明办通报东莞市今年第一季度文明创建督导检查情况,公布了全市 33 个镇街(园区)打分排名和督导检查发现的问题。通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茶山文明创建工作排名全市第一。
“织补”城市“里子”,擦亮文明底色
今年开始,茶山把突击式、运动式的创建攻坚战转化为日常、经常、平常的创建持久战,成立镇文明创建常态化督查组,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进一步擦亮茶山文明底色,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全域化、常态化、长效化。
今年第一季度,茶山“织补”城市“里子”,把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农贸市场、城中村等存在的难点作为创建工作的发力点,抓好重点路段、重要场所,以及背街小巷、城中村的集中整治。加大农贸市场秩序整治力度,使农贸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市场面貌明显改观。加强交通秩序整治力度,加大对外卖电动车逆行、闯红灯等行为的监管力度。聚焦不文明养犬、闯红灯等突出问题加大整治力度,持续加强文明宣传引导,推动全社会树立文明观念,大力提升群众文明素质。
强化督导,建立问责机制
茶山还将市文明创建督查检查的日常督查和季度督查,以及第三方机构的暗访测评分数作为评选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的重要依据。目前,各单位和村(社区)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日常工作重要议事日程,进一 步 落 细 落 实 日 常 各 项 创 建 工作,加强自查自纠。镇城管分局等 13 个镇文明委重点成员单位着手 制 定 各 自 系 统 的 督 导 检 查 方案,建立本系统的督查组对各自负责的点位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
文明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要坚持常态长效,落到实处。下来,茶山将周密部署,各单位、村(社区)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把责任细化分解到具体责任人,对标落实,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凝心聚力抓创建的强大合力,将文明创建与日常工作相结合,确保各级迎检工作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召开 2021 年文明创建督导检查工作会议
4 月 23 日,茶山镇召开 2021 年文明创建督导检查工作会议,围绕市文明创建督导检查实施意见的工作要求,结合茶山镇今年以来的巡查情况,研究部署督导检查工作,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全域化、常态化、长效化,助推东莞市蝉联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会议首先通报了 2020 年全市文明创建督导检查茶山镇的得分情况。据悉,2020 年,13 个市直部门对各镇街(园区)共进行了 3 次季度打分排名,茶山镇总得分排名全市前列,其中茶山城管分局、镇卫健局、镇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得分在全市排名第 1,茶山市场监督管理分局、交通分局、教育管理中心排在全市前 5。
随后,会议还通报 2021 年第一季度茶山镇常态化督导检查情况,传达了 2021 年东莞市文明创建督导检查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近日,市文明委印发了《2021 年东莞 市 文 明 创 建 督 导 检 查 实 施 方案》,《方案》指出,文明创建督查方式分为日常督查和季度督查,督查主要内容是《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以及东莞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点等,督查覆盖面更广、要求更高。茶山镇第一季度共开展常态化巡查4 次,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群众文明素质等依然是茶山镇目前的重点和难点。
会议强调,要把握好文明创建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把突击式、运动式的创建方式转向常态化、长效化;对照标准,重点突破,加大市容环境、农贸市场秩序、交通秩序等难点痛点的整治力度;着力提升群众的文明素质,加强宣传引导,推动文明创建深入千家万户;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严格按照督导标准将责任落实到单位、村(社区),条块结合,不留死角;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继续按照高质量、高 水 平 的 标 准 推 进 文 明 创 建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