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陕西中医药大学 - 《陕西中医药大学报》

言 论

人有知学 则有力矣

作者:校报记者团  周蕊    
2021-04-30     浏览(275)     (0)

在刚刚过去的第26个世界读书日当天,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81.3%,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4%,令人欣喜的是两项数据均高于2019年,终身读书已成为主流的读书认知观。关于读书,东汉哲学家王冲以“人有知学,则有力矣”有力阐述了读书的价值———读书可以赋予人以力量。坚持读书,使读书成为习惯。有人说“21天可以养成一种习惯”,读书也是如此,坚持下去,就能爱上读书,使读书成为习惯。古人读书条件有限,却可“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带经而锄”“映月读书”。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插队时,上山放羊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到田间锄地,休息时就拿出新华字典记字义。今天,读书条件大为改观,图书馆各种纸质书籍汗牛充栋,电子书籍浩如烟海,需要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的精神,主动读书。

学会读书,以知识赋能自我。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还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敬爱的周总理以“面壁十年图破壁”抒发宏伟志向……读书的确能够赋予自己力量与能力,强大自我,然前提是学会读书。首先,读书不是纯粹的享乐,应有所选择,读好书。曾听一位学者分享他的读书心得受益匪浅:他在不喜欢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书籍的情况下,读遍所有专业书籍,成就自己的行业翘楚地位。读书不能永远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要走出舒适区,探索知识盲区。其次,读书不能一蹴而就,应放慢脚步,沉淀自己。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有些网络信息虽易得易懂,却碎片冗余,耗费时力,“抖音一刷,半天白瞎”一点不假,看似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无形中窄化视野。《深度工作》中的文字振聋发聩:如果你生活中每一刻无聊时光都用浏览智能手机打发的话,你的大脑已经被重新编排,出现了‘心智残疾’,此时你的大脑已经无法胜任深度工作了。

善于用书,以智慧启迪未来。知识就是力量,然而知识不等于能力,善于用书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增长智慧,实现价值追求。首先不能“读死书”,要举一反三。在古代,“纸上谈兵”就是死读书不思考的例子,战国赵括善谈兵法,却在实战中照搬照抄,不懂变通,惨遭失败。其次不能“死读书”,要学以致用。《荀子》有云: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因此,对于我们青年人而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过时,“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才是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