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13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一行来校调研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建设情况及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重庆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委员袁德胜、市农业农村委种业处处长骆凤玲陪同调研,学校校长张卫国、副校长崔延强出席调研座谈会,学校科学技术处及各相关物种团队专家代表参加调研座谈。
座谈会上,张卫国介绍学校“十三五”期间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着力整合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促进成果转化、提升服务能力,坚持“四个面向”,搭建高水平农业创新平台,加大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创新利用研究,在动植物种质创制、品种选育与推广利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他指出,学校在“十四五”期间将聚焦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在农业领域重点开展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全力推动建设种质创制科学装置、西南大学科学中心,重组和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着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在作物育种、种质资源创制、耕地质量提升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食品加工与安全等方面谋划布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他希望,农业农村部支持建设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建设种质资源保存与创新基地;成立农业农村部种质创新联盟,协调推进种质资源调查、保存与创制。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夏庆友教授就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建设背景、建设意义、建设规划、建设目标、实施方案、建设进展及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作了详细汇报。科学技术处处长胡昌华介绍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来自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柑桔研究所、生命科学学院的专家代表介绍有关物种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及建议。
孙好勤充分肯定学校在农业科技创新,特别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作出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果,充分体现资源特色和专业技术优势,体现支撑产业发展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他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明确提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打好种业翻身仗,核心就是要保护好种质资源,打好种质资源保护第一仗;正确认识当前种业形势,明确路线,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国内与国际、保护与创新等关系;加强创新和系统研究,将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育种新技术有机结合。他强调,下一步将着力做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鉴定和保护工作;围绕关键环节、“卡脖子”技术,推进种业科技创新;抓住企业这一创新主体,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保障种子种源供应,建立国家良种繁育基地;净化市场,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他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强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建设,体现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做出特色和优势,补短板、破卡点,加强种质创新体制机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贡献重庆力量、重庆智慧、重庆方案。
会后,崔延强陪同孙好勤一行实地调研考察柑桔研究所柑橘种质资源圃。 (科学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