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南大学 - 《西南大学报》

网络思政教育新发展阶段的话语体系创新
———话语魅力与价值的生成

2021-04-10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迈入新阶段,面临新挑战,新的变化趋势和现实境遇要求以话语魅力和价值的生成作为创新话语体系的关键抓手,通过时效与实效统筹的议题设置、守正与创新并重的内容建设、吸引和说服兼顾的话语艺术,以及思想和情感的辩证统一为着力点,不断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网络思政教育话语魅力与价值生成的现实境遇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一方面网络信息的传播模式不断演变到网络社交传播和智能(AI)传播,另一方面信息的使用者也开始由“z世代”青年构成主体。对此,网络思政教育只有积极应对才能不断提升实效性,既要坚持“内容为王”,也要因势而动赋予内容新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从网络思政教育实施的角度而言———无论以什么样的内容形式出现,话语体系都是与受众同频共振的最直接因素。因此,要与时俱进地提升实效性,就要以问题为导向,正确认识通过话语魅力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通过话语价值让好声音成为强声音的现实意义,进而设法增强传播力抓住青年大学生,占据思想引领主导地位。

网络思政教育话语魅力与价值生成的着力点

在新的现实境遇下,网络思政教育需要应势而为,在话语魅力与价值上深化亲和力、吸引力与阐释力、说服力,形成身份认同、情感认同和思想认同三者统一的话语效果。

议题设置的价值起点。议题在网络思政教育中是建立主客体关系的起点,是话语价值与魅力的结合处。优质的议题具有诉求表达、热难点回应、精神交流、思想沟通等特征,通过主体从话语源头的主导为价值引领铺轨,激发受众产生进一步阅读、感受、讨论互动的兴趣,从而增强对议题内涵的关注度和向心力。

内容建设的价值引领。网络思政内容要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首要在于理论之“理”,话语内容和思想内涵是第一位的。同时话语内容应当把理论与实践统一,关注青年大学生的困惑和诉求,作出实实在在的引导;把政治性与生活化统一,既要讲出制度的优越性,又要有生活化的可感可知;把传承性与创新性统一,既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真理性、独立性、思想性,又要立足现实加强内容建设转化,融入新语言、新角色、新故事。

话语艺术的亲和力。话语魅力的生成是要解决“怎么说”的问题。网络思政的亲和力既来源于理论本身的说服力,更来源于话语表达的大众性,后者使网络思政的话语能融入青年人的话语圈,形成有代入感、代言感,是平等对话、交往性引导的身份认同,两者结合起来就容易实现“网言网语”说得好,“网文网理”传得开的话语效果。

话语情感的感染力。网络思政教育的情景是虚拟在场,缺乏了面对面的交流,话语中能包含和传递出情感体验就显得更加重要。实践表明,真理与价值的传播、内化、践行同样离不开情感。在对青年大学生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时,讲故事能吸引人,讲道理能说服人,而讲情感能打动人、感染人,以此形成一个纽带使浅表的话语方式与深层的思想认同契合起来,达成教育的效果。 (吴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