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华大学 - 《南华大学报》

众志成城抗冰雪
万众一心渡难关

热血化坚冰 微笑融冰雪

我校抗冰救灾活动纪实

作者:南宣    
2008-02-07     浏览(846)     (0)

南华大学在面对特大冰雪灾害时,学校领导科学决策,正确部署,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打响抗冰救灾攻坚战。学校领导身先士卒,靠前指挥,鼓舞了广大师生的士气,南华师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南华精神,共渡难关。

    雪舞天空,冰封大地,超过50年一遇的特大冰雪灾害袭击南华。水电告急,道路结冰,绿化遭破坏……灾情就是命令。我校党委、行政科学决策,正确部署,一场抗冰救灾的攻坚战斗在南华打响。

    自1月12日以来,由于受北方强冷空气和南方暖湿气流的影响,湖南、河南、湖北、江西、安徽、贵州等省份遭受了一场百年罕见的严重冰冻灾害。衡阳市境内所有的高速公路、国省道及通县公路几度封闭和管制限行,过境数万名司乘人员滞留;电网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电气设备普遍覆冰,高压低压电力主网全面瘫痪,农网遭遇毁灭性打击,造成全市大面积停电;城市基础设施严重损毁,自来水供水管爆裂严重,市内全部停水,公交、燃气、绿化等也遭受严重影响;电信、移动、联通等绝大部分通信基础站无法运行。
    这场无情的冰冻灾害也给我校造成了严重损失:经历几十年长成的参天大树,有的被压断了树枝,有的甚至被连根拔起,从香樟路到积奎路,从桃蹊园到卧虎山,到处都是被冰雪压垮下来的树枝和树干,地面一片狼藉。校内许多线路被冰雪压垮掉到地上,有的线路被掉落的树枝砸断,有2根水泥电线杆也倒落在地,卧虎山上的高压线路也被冰雪压垮。线路受损,影响了一些老师家里的电视、电话、网络信号以及生活用电。由于衡阳市的水电设施损毁严重,我校有好几天停水停电,老师们晚上靠点蜡烛照明,多年没用的藕煤炉又重新使用上了,没有水,老师们依靠肩挑手提,从地势低的地方取水。由于气温一直很低,加上冻雨和冰雪的影响,校内道路湿滑,影响师生的安全出行。

    前所未有的冰冻灾害,引起了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抗冰救灾专题会议,运筹帷幄,紧急动员全校师生打响抗冰救灾攻坚战。
    1月25日,学校召开党委会议,研究寒假工作,决定由党委副书记李代华同志负责预防冰冻和大雪封路工作。早在这次会上,学校领导就认识到了这场冰冻灾害的严重性,并要求有关部门做出预案,制定防范措施。
    1月28日上午,学校召开抗冰救灾专题会议,校党委书记邹树梁要求全校各单位和广大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发挥主人翁精神和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迅速组织开展路面破冰和树枝除冰活动,保护水电通讯设施,切实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加强值班检查,实现“四个确保”:一是要确保水电供应,保证广大师生日常生活不受影响;二是要确保师生进出道路畅通,保障师生出行安全;三是要确保学生食堂正常供餐,保证质量,不许涨价;四是要确保不发生生产生活安全事故,杜绝恶性事故的发生。
    当天下午,副校长罗成翼主持召开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会议,传达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抗冰救灾工作,强调要关心爱护留校学生,确保留校学生的正常生活。
    30日上午,党委再次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部署抗冰救灾工作,会议决定成立抗冰雪生产自救领导小组,校党委书记邹树梁担任组长,副组长由校长文格波担任,成员为廖端芳、赵红、李代华、邹长城、吴移谋、丁德馨、罗成翼、龚学余、荣石泉、袁德平、黄芬远、涂玉林、袁国安等;成立抗冰雪生产自救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廖端芳任总指挥,党委副书记赵红、副校长罗成翼任副总指挥,成员为黄芬远、熊哲琰、刘升学、黄昕、刘镇江、周晓东、蔡亚平、王成松、阳小华、何淑雅、陈七三等。
    30日下午2点,学校又召开全校所有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会议,全面部署抗冰救灾工作。启动了应急预案,并决定如果出现停水、停电和通讯信号中断,图书馆二楼会议室作为抗冰雪灾害指挥部办公室,每天下午4时指挥部召开一次工作调度会议,通报、研究和落实抗冰雪灾害工作。
    2月1日下午,校党委书记邹树梁在离退休工作处会议室主持召开了紧急会议,进一步研究和部署学校抗冰救灾工作。会议决定在按原计划认真开展抗冰雪工作的同时,成立学校党员突击队,加强抗冰救灾工作。党委书记邹树梁担任党员突击队队长,党委副书记赵红、党委组织部部长熊哲琰任副队长,成员由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职能部门副处以上干部组成。

    抗击冰雪灾害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紧锣密鼓,迅速实施。
    学校领导率先垂范抗冰雪、战严寒、保平安。校领导邹树梁、文格波、廖端芳、赵红、邹长城、丁德馨、罗成翼、龚学余、荣石泉、袁德平、黄芬远、涂玉林、袁国安等不畏艰险、不惧严寒,率领广大师生员工,全力投入到抗击冰雪灾害、组织生产自救这场没有销烟的战斗中来。
    在抗灾救灾过程中,学校领导始终冲在抗冰救灾的最前线,始终是抗冰救灾的旗帜,始终是攻坚克难的主心骨。这期间,他们多次集中在一起,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和部署抗冰救灾大计,号召广大师生员工立即行动起来,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他们心系寒假留校学生,冒着风雪,深入学生宿舍,每到一处,都详细询问留校学生生活有没有困难,饮水和伙食情况怎么样,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连饭都顾不上吃,走访学校附属医院,检查医院抗冰灾、组织生产自救情况,看望和慰问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和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病人。同时,他们常常首当其冲出现在铲冰除雪、清理残枝的第一线,任凭那刺骨的寒风夹着冰冷的雪花往脸上吹,双手磨出了水泡,鞋子早已被冰水浸湿,他们浑然不顾,依然冲锋在前,冰水、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服,他们浑然没有察觉……。
    “在危难时刻,咱们党员干部就要冲在前面,成为师生的主心骨、顶梁柱和带头人……”。这是他们的誓言。一个个感人的情节演绎着绿叶对根的情意,他们用实际行动履行了服务广大师生的诺言。

    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学校领导亲临一线抗击冰雪,极大地鼓舞了奋战在冰天雪地里的广大师生的士气。面对突如其来、百年不遇的特大冰冻灾害,面对停水和停电,南华师生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牢骚满腹,也没有消极等待,而是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迅速有序开展抗冰救灾,全力以赴投入了抗冰救灾攻坚战役中。
    28日下午,当校领导和部分老师打冰除雪时,路过的年轻老师过来了,拿起了竹竿打冰;离退休的老同志看到了,也停下了脚步,加入到了除冰的队伍。天空中下着密集的雪豆子,大家的衣服都被打湿了,但是,奋力除冰的他们却全然不觉。
    29日早上,北校区、南校区、西校区的老师们,自发地拿着工具,铲冰扫雪,很快就清理出了一条条安全的道路。汗水湿透了衣背,但大家的辛苦换来了校园的焕然一新。
    天公似乎有意要考验南华人的意志,1月31日晚上、2月1日一天连续降下暴雪,将学校师生前两天清理出来的道路再次覆盖上一层厚厚的冰雪。
    2月2日早上,一面鲜艳的“南华大学党员突击队”的队旗在西校区的十字路口迎着北风飘扬。人们看到,党委书记邹树梁来了,校长文格波来了,其他校领导、机关的干部们来了,学院的总支书记和副书记来了,老师们来了,住在周围的离退休同志也来了,在这面旗帜下,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用铁锹铲除马路上的冰雪,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了雪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还有学校总务处和后勤集团的同志们,他们早在27日就开始了抗击冰冻的活动,天天都奋战在抗冰救灾的第一线。水电维修中心电工班的同志冒着生命危险到卧虎山上抢修线路;水工班的同志连夜抢修水井;总务处的同志冒着漫天大雪将掉落地上的信号线架到空中;后勤集团的员工将掉落的树枝一一拾起,装车运走;后勤集团的员工坚持每天都为树枝打冰,减轻树枝的负担,减少了学校园林绿化的损失。还有保卫处的同志,日夜巡逻,为学校师生安全保驾护航。
    严寒挡不住真情,冰雪压不垮意志。南华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刚健自强、敢为人先、勤勉务实、甘于奉献”的南华精神,以大无畏的勇气与热血消融了处处坚冰。路,通了;灯,亮了;有线信号,有了;冰雪灾害前的南华人,笑了……我们坚信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南华人一定能够战胜冰雪灾害,共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