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天渐凉,回忆起我和长大相遇的第一个秋天,不同于往年,这里的秋天拥有全新的风景。忙碌的一整天后,突然收到来自好友的问候,哪怕相距千里,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相信我与长大的每一个秋天,一定都会是温暖而又迷人的。
长安大学是个以理工为主的学校,并且人文气息浓厚。
“长安”两个字令人对于十三朝古都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对于我来说,这两个字代表着一种文化和一种气质。诸如“含章路”(含章可贞)、“玉成路”(玉汝于成)、“树蕙园”“滋兰苑”(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等,更让学校拥有了更深的寓意。
长安大学的新校区在渭水边,所以称作“渭水校区”。
“秋风拂渭水,明月满长安”,希望大家随遇而安,同时勉励大家努力学习。
我在大学工作的时候,在某人的散文集里发现18世纪英国红衣主教纽曼这样说:大学不是诗人的圣地,但一所大学如果不能激起年轻人的一些诗心的回荡,一些对人类问题的思索,那么,这所大学缺少感染力是无可质疑的。我觉得这句话很有意义,把这句话介绍给很多朋友。在图书馆工作的那段时间里,看着可爱的同学们从图书馆里进进出出,翻开一页页泛黄的文本,体验着一束束来自历史与时光的痕迹,这里的诗意营养着我们的人生,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书籍里的哲学很快在阅读里与你达成共识,诉说着太多的发现与感悟。
在安静的校园里,我们读到不同于社会的纯净。花草清新,阳光下的影子也是,从一个清晨到另一个清晨,袒露着漫无边际的闲适,如儿童笔下流出来的黄灿灿的麦穗一样,太过诗意,也都太容易被我们忽略。当又一批毕业生在广场前身着学士服肆无忌惮地摆着各种姿势留住青春的那一刻,看到他们欢快的笑容后,我有时会感觉到一阵哀伤。是啊,这座诗意的学校又一次埋掉了一批人的青春。下一刻,谁也不知道要去哪里,但谁都知道,这一次相聚后,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聚。
不过,我觉得,不管是校园、图书馆,还是未来,大学里真正的诗意,不是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得到或者失去,而应该是日出与日落之间,前脚与后脚之间,理相与现实之间,孤寂与狂欢之间。
我们总归要从这个地方离开,时间前后而已。不过我们都得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是一种意识里的追求、动力的源泉,它能够让我们在任何时候充满活力。我觉得要是一个人拥有自己的梦想,并且他还想着要将自己的这种梦想照进现实,他就必须得努力,让梦变得确切起来,让自己能够坐在梦的边缘处,让梦想触手可及。
我们需要读书,需要改变自己的内心,需要深入到心灵的拐角,阅读经典,从经典中体悟古今中外的哲理。
大学,我们能得到什么呢?来时拉着皮箱,走的时候还是,似乎我们改变的东西并不多。可是,慢慢我们会发现当我们遇见一件事的时候明显我们的态度不一样了,说出来的话也不一样了。
到这个时候,梦想就变得真实了很多。我想,现在的我正在过着最好的生活,正在享受着最美的时光。花雀儿扑棱着翅膀就跳到了另一个枝头,有一片广场,鸽子正在散步。太阳出来了,人们就像叶子上的露珠一样,走着走着就散了。而长大的记忆,是一段历史、一串故事、一种传承、一份情怀。建筑纵会消逝,记忆永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