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轻院》

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以大学生为主体

2020-12-31     浏览(159)     (0)

本文讲述了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处理中的几点建议,包括调节情绪、沟通、宽容和坚持自我,并指出调整情绪是基础方法。大学生需要调整自己的情绪,主动沟通,宽容对待他人,坚持自我,以营造良好的交际圈。





  大学时期的我们,正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心理成长期。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因不知如何控制情绪而导致与同学、朋友之间产生了隔阂;有时又会为了合群而一味地去追求那种虚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最后却迷失了自我。因此,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如何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话题。“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处理人际关系好比农夫耕耘田地,需要耐心经营,用心浇灌,才能长出硕果,而如何掌握诀窍,去处理好我们身边的人际关系,打造自己的果园呢?我们给同学们提出了下面几点建议。
一 调节自己的情绪,冷静思考。
复旦投毒案、云南大学马加爵等事件,曾令社会哗然。人心血肉,为何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会如此心生恶意,究其原因,是心理的不成熟。
  拿破仑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而我们无时无刻不受到情绪的影响,它好比我们的行动中枢,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也影响着我们的处事态度。
  当我们情绪高昂、身心愉悦,对外会显示出自己积极的一面;而当我们情绪低落时,对外却显示出自己消极的一面,这时往往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情绪是具有感染力的,我们在对外输出自己的情绪时,也在同时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大学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的矛盾,这时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尝试深呼吸,让自己镇定下来,冷静地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案。而在听到别人发表不利己的言论时,我们切勿情绪化,而是先安抚好自己的情绪,以置若罔闻,不动声色方为最明智的招数。
二 学会沟通,化解误会。
语言是情感的表达方式,沟通则是化解矛盾的第一把锁。如某位女生,从小性格文静、不善与人沟通,但自尊心较强。进入大学后的她错误地认为自己孤独寂寞的人际关系是室友们不理解和不关心造成的,便开始了报复行动,却被室友们发现后,她留下一封“诀别信”,离校出走,酿成了悲剧。其实误会的发生并非必然,它是由种种的原因交汇碰撞而成,而这时,我们不妨跨出勇敢的一步,主动找到对方,心平气和地进行交流沟通,说出自己当时的想法与见解,耐心地聆听对方的看法,通过这种途径,了解误会发生的原委,一起思考解决方案,而不是一昧地埋怨对方,陷入相互厌恶的泥塘里。
三 学会宽容,心胸开阔。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人们对于他人的过错,总会责备求全,但对于自己的过失,却轻易饶恕。生活中的小闪失难免会碰见,有些同学会因无法忍受同学的小错误,与其发生争吵,最后却失去了昔日一起欢笑的好友。俗话:“退一步海阔天空。”其实每一个人都并非完美,都有犯错的时候,这时我们不妨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或许你会有不同的心境与想法,原谅对方发生的过错。
四 学会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
有位学生刚开学时性格活泼开朗,但为了融入她的同学,每天都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明明心理有丝不愿,但是还是笑脸相迎,只为了合群,自己却郁郁寡欢。
  很多时候,有些同学为了自己不被边缘化,不愿意孤单一人而去合群,如果只是为了合群而丧失自己个性,结果是遏制了自己的天性。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要有长远的规划、目标,要明白自己以后要做的事情。三年大学时间虽长却也很短,大学时光是很多人再也回不去的从前,能够无所畏惧的坚持自我,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如果合群能让你学会很多东西,能让你提升自己,那也是对自己有益处的。但如果只为了不让自己孤独而勉强去合群,这种意义显然不大。所以建议同学们,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捋清楚自己合群与不合群的利害关系,再选择一个更有益处的选择。此外,主动权在于自己,要听从自己的内心,不随波逐流。
  如何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它的解决方案因人而异,但其中调整情绪,沟通,宽容,坚持自我是基础方法,不乏还有其他更适用于同学们自己的方法,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慢慢摸索,去给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交际圈,去更好地学习。
  (文/辜幼璇 陈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