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沈阳工业大学 - 《沈阳工业大学报》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记我校青年教师姜兴宇

2021-04-15     浏览(549)     (0)

姜兴宇,男,1980年生,200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现任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入选辽宁省首批“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沈阳市中青年创新人才,沈阳市专家工作站专家,沈阳工业大学翔源学者特聘教授。兼任辽宁省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环境保护与绿色制造技术分会委员,辽宁省 CAD/CAM 工程技术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可持续制造方向面上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国家工信部绿色制造评审专家,辽宁省绿色制造评审专家,广东省科技奖励、科技项目评审专家,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理事,《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机械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人。

 

钻研课改 用心教学

2008年入职以来,姜老师一直从事工业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主讲“人因工程学”“先进制造系统”“工效学与人机系统仿真”等本科、研究生课程,积极投入专业建设。提出“以提案改善为中心、四化两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教学科研实践,探索出一条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和创新学习之路,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彰显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工程化培养特色。作为主要参与人、负责人承担辽宁省本科教学改革项目2项,沈阳工业大学教改项目3项;作为第二完成人,获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先后作为主要执笔人,成功获批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示范专业、辽宁省重点建设专业等专业质量工程项目。同时,曾作为全国工业工程师资格认证沈阳工业大学培训中心执行负责人,负责沈阳市高校见习工业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认证工作得到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度认可,沈阳工业大学培训中心获全国见习工业工程师认证先进单位,姜兴宇老师被评为全国见习工业工程师认证先进个人。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从踏入沈阳工业大学任教的那天起,姜老师就许下了重视人才培养的一生信念,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姜老师非常注重学术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大到培养了一批在工学前沿领域极富创造能力和创新潜力的学术英才,基本形成了一套突破性、卓有成效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小到严格要求学位论文从开题到论文答辩的每个环节,甚至指导每名研究生开题报告修改10遍以上。令姜老师感到欣慰的是,他培养的研究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学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学校优秀硕士论文资助,研究生先后在《IJPR》《IEEE Access》《机械工程学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付出终有回报,姜兴宇也荣获我校优秀研究生导师。

 

教学相长 成果丰硕

在姜老师的带领下,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清华IE亮剑全国工业工程应用案例大赛荣获三等奖7项,实现了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在全国工业工程大赛“零突破”。尤其是在今年新冠疫情期间,与管理学院侯巧铭老师合作指导学生参加辽宁省“建行杯”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克服疫情影响,线上线下指导相结合,和学生一起熬过无数个凌晨2点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斩获大赛金奖1项、铜奖1项,其中金奖是我校参赛历史最佳战绩。

姜老师作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激光制造/再制造技术与装备团队核心骨干,一直从事绿色可持续制造、盾构机智能运维与在役再制造、工效学与人因工程等领域研究。近5年来,主持中国制造2025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累计课题经费600余万元。先后在《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Journal of Material Research Technology》《NUMERICAL HEAT TRANSFER, PART A: APPLICATIONS》《机械工程学报》等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50 余篇,其中被 SCI/EI 检索 30 篇,申请发明专利 32 项,出版学术专著 2 部。获中国绿色制造科技进步奖 1 项、辽宁省自然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三等奖各1项。

 

扎实科研 服务社会

姜老师秉承“学问坐在车间里,论文写在产品上”理念,注重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先后服务北方重工、延锋安道拓、奥拓福等企业10余家,2019获批沈阳市企业专家工作站专家。截止202012月,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2项,其中授权9项。已围绕机床再制造领域形成再制造专利池(10余项),并已在沈阳精新再制造有限公司进行了转化与推广。再制造专利池覆盖了从废旧机床回收评估、剩余寿命预测与评估、再设计、再制造工艺、再装配等全过程,极大提高了废旧机床的零件利用率,显著提升了再制造机床性能,有效降低了成本,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

 

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成果简介:

1)通过专利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沈阳精新再制造有限公司回收废旧机床的床身、床鞍等零件修复率从原来的 81.7%提高 93%。零件利用率从原来的 49.8% 提高到 76.7%,效果显著。

2)截止 2019 年,沈阳精新再制造有限公司回收废旧机床 4100 余台、产出 4600 余台、销售 4300 余台,形成销售收入 34800 余万元,工业总产值 44100 余万元;研制的 CK 系列再制造经济型数控车床已应用在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郑州金阳电气有限公司、济南丰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单位。2016 年至今,累积新增工业产值 8300 余万元,新增利润 760 余万元,新增上缴税金 260 余万元,间接经济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