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报》

我的年味之旅

作者: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17-1莫微    
2021-02-28     浏览(170)     (0)

家,总在春节这个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发酵场里,散发出幸福的味道,浓得化不开、香得飘不散、醇得挡不住。

位于湛江市东北部,吴川市西南部,东临鉴江,西与坡头接壤的黄坡,系广东省中心镇,粤西商贸重地。

古语流传有道:镇大安铺,圩大黄坡。它是一个充满古味朴素的小镇,不像城市,不算发达。但它,是我们从小生活的地方,是我们接触世界的第一个地方,是我们被深深羁绊住的家乡呀!

在家乡,每个人的童年,都与圩有莫大的联系,小时候能跟随父辈去圩集就和过节一般兴奋,长大后读书自己骑车趁圩,外出求学时寒暑假回家趁圩,工作时只能逢年过节回一趟家,人越走越远,离故乡也越来越远。

“趁圩啰……”,一句话就像一代人的接头暗号,相视一笑,默然欣喜,唤醒了多少人的回忆,勾起了多少人的乡愁。还记得从前三五好友骑着小电瓶到处浪荡,还记得过去成群结队常常光顾邻居家的番薯地,还记得小时候调皮捣蛋时爸妈的絮絮叨叨,再有那四月八的盛典,四月例游雷,梓里人海如注,鼓乐喧天龙飞凤舞,升平世,八天迎圣祖,乡间喜气沸腾,笙簧并奏燕语莺歌,锦绣春。

所有活在回忆里的场面,偶尔也浮现在脑海里,不断回味,不断循环播放。我长大的这个地方啊,承载了太多个年少的“我”,是割舍不掉的情怀,是不会忘记的美好。

在家里,可以找回年轻、找回青春、找回童年,把一切浸润在无拘无束释放温情的河流里。在家的港湾,可以消解你的烦恼,可以宽容你的任性,可以共鸣你的喜悦,也能用温暖的手掌擦去你的泪水。

我看见了父亲那双浑浊的眼,静默无声,却又有无法形容的力量,定格我童年的稚嫩,成长的历程。母亲那满头的银发,在家的巷口张望,用世界上无法替代的目光深情铺就我远行的道路和归来的期盼。还有小伙伴们见面时的拥抱,声声呼唤着我的小名儿……

偶尔跟身边的朋友聊天,朋友说:“现在已经没有年味了,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我不那样认为,在我的内心深处,小镇的年味是无法复制的,是独有的,那才叫真正的年味。

春节里,空气中的鞭炮味淡了,满地红泥炮灰的景象少见许多,蓝天白云正在回归,注重环保的绿色春节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事,这些变化,映射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只有不断挖掘承载文化传统和节日内涵的时代的载体,年俗才能生生不息,年味才会回味无穷。好比拜年,我们的传统民俗,也是彼此间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电话拜年、视频拜年、微信拜年等等,随着科技的进步,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让在远方不能回到家中的游子也感受到了回家的温暖,手机红包更是新奇方便。又好比置办年货,我们的传统过年方式,自记事以来,每到过年大街小巷熙熙攘攘,而现在网络购物日渐盛行,大街上少了不少人群,多了给大家伙送年货的快递小哥。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也是让人惊呼大改变,超市、便利店甚至是餐饮店全用上了“扫一扫”支付,超市更是用上了自助网络支付,这极大的便利便是中国科技和网络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

突然想起去年离开时,妈妈大包小包地往行李塞,看着很多,稍显夸张。当时推脱着说太多,妈妈就开始絮叨:“这哪有什么东西啊”,“还有这些水果也装一点”,“那个饼干家里吃不完,拿点走”,最后敌不过妈妈,而后全盘接受。

临别前的絮叨,来来去去都是这么几句,“记得三餐都要吃,别饿坏自己”,“记得按时休息,身体最重要”,但心里面还是暖暖的幸福,百听不腻。说完再见,满载而别,再次归来,便是明年此时。踏上风尘归来,苦也是乐,带着期盼告别,笑都是不舍。

家还是在那里,远在路程,近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