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明确要求,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等。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在教育部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总体要求下,文学院以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思想,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为导向,在学院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部署下,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到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有力推动了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现就疫情防控期间文学院积极探索“两点一线”师德师风新模式,促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两点一线”:师德师风建设的新模式
疫情防控期间,文学院将“两点一线”:师德师风建设新模式融入到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所谓“两点”,一是找准师德师风建设的立足点,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学院党委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加强广大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实践,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站位。
二是要瞄准师德师风建设的制高点,明确师德师风建设
标准和目标,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引领作用,激发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所谓“一线”,就是以教学管理为手段,以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主线,推动学院师德师风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两点一线”:师德师风建设新模式的实践
1.立足点:坚持党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全面领导强化党对学院的政治领导,统筹安排学院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对党员教师的教育管理监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教师的作用,通过富有特色的主题当日活动以及样板支部建设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育德育人能力。
2.制高点:深刻把握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引领要义,厚植师德涵养,加强师德榜样教育,铸牢师德师风建设使命意识通过文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学院教师微信群、教师工作例会等校内宣传阵地,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宣传推介,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引领作用,组织师德师风报告会,大力宣传和表彰教师中的先进典型———既注重以老带新,以老促新,大力宣扬老教师的典型事迹,同时也注重在青年教师中发现、培养和树立典型,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二)“一线”:就是将教学管理与师德师风建设拧成一股线,贯穿到疫情防控阶段的全过程。
1.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明确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重点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高校正常开学和课堂教学造成了重大的影响。2020年2月4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对此,文学院迅速做出反应,将组织实施线上教学与师德师风建设结合在一起,切实保证了延期开学期间在线教学的顺利实施。
限于学科特点,文学院很多教师缺乏线上教学经验,对互联网系统、多媒体设备操作非常陌生,开展线上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技术挑战。为响应教育部《指导意见》的要求,从教学管理层面着眼,文学院需要全体教师快速提升对所选用的线上教学平台的熟练操作技能,通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来确保课堂教学质量。为此,文学院适时调整工作方案,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放在强化教师工作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上,放在大力提倡教师间的团结奋进、协力攻关的合作精神上,鼓励广大教师克服困难、突击学习,互帮互助。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线上教学的培训,认真学习《安阳师范学院网络教学平台操作说明(教师版)》,提前进入所选课程的网络平台,熟悉课程创建、教学资料的上传、课程管理、班级的创建等平台操作方法。以刘楷锋、郑鹏等为代表的年轻教师热心付出,做线上教学的探路者和引导者。以姬学友、王飞等为代表的老教师则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努力熟悉和尽快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领导、老师、办公室行政人员,包括辅导员在内的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在广大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文学院如期完成了线上教学的申报和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2.加强纪律约束,引导教师弘扬高尚师德
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广大教师始终保持良好精神面貌和文明教师形象,文学院通过严格线上教学管理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主要从立德垂范,遵章守纪,共克时艰等几个方面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提出要求。教学管理上要求任课教师因地制宜开展线上教学,明确授课内容、课程安排、授课组织形式,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身心健康,把握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长,严格与面授课堂的要求保持一致,确保线上课堂教学质量。要求教师要讲政治、讲规矩、守纪律、勇担当。面对疫情,在言论、行为、生活作风、思想意识、精神面貌等方面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影响,做学生的楷模。
3.重视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分享,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为促进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水平的提升,文学院积极拓展教师交流展示平台,充分利用微信群以及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文苑之声》,引导教师加强线上教学研讨。2020年3月,文学院组织线上教学工作开展得好的老师结合在线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课程定位、学情分析、在线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与反馈、直播工具和智慧教学工具的选用等方面,分享在线教学经验,解读在线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多角度展现文学院教师如何从技术小白到网络直播、从学习通到微信群,从传统教学到翻转课堂实现技术的跨越、平台的转战以及教学方式的变化,激励教师们主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丰富线上教学内容,使线上课堂寓知识性、趣味性和生动性于一体,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4.加强网上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着力抓好典型选树,发挥师德先进引领作用
为推进疫情防控期间师德师风建设不断走向深入,3月15日,文学院积极响应教务处《关于开展2019-2020学年第2学期线上教学专项督导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迅速成立以院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研室主任和教师代表为成员的各类(本科、研究生、留学生)专项督导工作组,积极开展线上教学督导活动,对文学院开设的全部63门本科课程和8门研究生课程、7门留学生课程实行了全覆盖式的听课。以专项教学督导为契机,文学院深挖优秀典型案例,适时推出“线上战‘疫’最美课堂展播”活动,用身边人来示范身边人、引领身边人,既有力提高了教育督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丰富了师德教育的素材,促进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常态化。
二、工作成效
(一)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学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
疫情发生以来,文学院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到线上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在线上教学筹备、组织、开展和监控等各个环节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展针对性的师德师风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制法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风、学风教育等专项教育培训与教学管理结合到一起,有力有效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学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
(二)实现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学管理水平的双提升
由于积极创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学管理工作深度融合的探索实践,文学院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实现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学管理工作双过硬、双提升。文学院娄思思老师在学校师德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曹方向老师的先进事迹入选河南省教育厅战“疫”丛书-线上教学优秀教师风采录;教学管理方面成效显著,实现了从教学筹备、平稳运行到教学质量保障的有序提升。截止到目前,全院线上课程开课率100%,线上班级开课率100%。任课教师通过泛雅、尔雅、微信等平台,利用直播、自建课程、微信群聊、PPT、文字、语音、讨论等方式进行授课讲解,各项教学工作均未受疫情影响。另外,文学院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管理经验做法受邀在学校教学院长工作会上进行交流与分享,得到了主管校领导和相关管理部门的肯定。
(三)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全面提高,师德师风典型案例不断涌现
随着师德师风建设以及教学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疫情之下,广大教师认真思考自身的职责与操守,敢于担当、积极行动、克服困难,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在全民抗击疫情的斗争中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不在抗疫最前线,但每位教师均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责无旁贷地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工作中坚守职业岗位,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呵护学生成长,在“平凡的坚守中彰显师者大爱”。他们将师者之爱体现在对教学技术的不断钻研中,将尽职敬业的精神贯穿于线上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从教材选择、教具使用、作业布置、课后答疑到线上课堂管理技巧,无不用心、专心、细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疫情面前,广大教师以高尚的情操引导着学生、激励着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特殊时期为同学们提供了充足的阅读时间,徐艺玮老师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按照老师提供的电子图书资料合理安排阅读,要求学生作品阅读完成后进行成果展示,包括阅读进度、阅读存疑、阅读心得、精彩片段和精彩语言摘抄等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质量教师决定高质量教育,高质量教育才能培养高质量人才。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影响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文学院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同教学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了“两点一线”疫情防控期间教学管理新模式,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方位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学院师德师风水平,开创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