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报》

古代中医药文化图鉴之铃医的虎撑

作者:中医学院左桃花    
2021-04-21     浏览(808)     (0)





  从前的游方郎中在周游行医时,手中会拿着一个空心铜环,环内有两枚弹丸,摇动时声音脆响,其名为虎撑,是代替吆喝的工具,用来招揽病人。
  游方郎中行医时一般会将虎撑套在食指、中指或者无名指上,以大拇指为支撑上下浮动摇晃。在摇晃的过程中,虎撑会发出一连串的铃声,因此游方郎中也被称为铃医。另外,有些虎撑上还会铸有八卦图的纹饰,寓意除凶避邪,趋利向善。
  虎撑一名,来源于药王孙思邈的一则趣闻。相传某日,孙思邈在山中采药,被一只大虎拦住去路。老虎张开血盆大口,向孙思邈痛苦地呻吟。孙思邈定下心来,仔细查看,发现老虎喉中卡了一根长骨,心生怜悯,想要为其医治。又担心取出骨刺后,虎口一合,自己命丧于此。思索再三,决定将担子上的铜串铃放入虎口,撑住老虎的上下颚,伸手进去拔出骨刺。
  后来人们就把串铃称为虎撑,铃医们也把虎撑作为行医标志,用来表示自己是药王孙思邈的弟子。此外,因为孙思邈使用铜环医治猛虎而未受伤,铃医们也把它作为保护自己的护身符。
  虎撑在使用时有一定的江湖规矩。首先是虎撑的摆放位置,资历尚浅的铃医,治疗水平一般,要把虎撑放到胸口摇晃;资历较深的铃医,可以将虎撑放到与肩同平处摇晃;医术高超的铃医,可以将虎撑举至头顶。不过也会有治疗水平一般的铃医为了招揽生意将虎撑举过头顶,滥竽充数。其次因为药店里供有药王的牌位,铃医路过药店时不可摇动虎撑,不然有欺师藐祖之嫌,药店的伙计有权没收铃医的药箱和虎撑,要求铃医向药王牌位赔礼请罪。同时虎撑也代表着药王孙思邈,若是药店伙计听到远处有虎撑的铃声,必须出门迎接,否则铃医也有权没收药店伙计的捣药罐,甚至还能要求对方提供吃住盘缠。也正因此,药店和铃医一向井水不犯河水。
  新中国成立后,铃医在卫生国家化的社会背景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虎撑这一物件也成为了“古董”,被古玩爱好者和各大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