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三峡大学 - 《三峡大学报》

清明物语

2021-04-15     浏览(216)     (0)

  到了清明,也总该出去走走,哪怕是个下雨天,尽管我没有斗笠没有蓑衣,但在心里依然想像苏轼那样一蓑烟雨任平生。

  身着一袭青衣,在雨中漫步,山樱从烂漫到凋零,花的零落意味着什么呢?那不是绿叶抽新枝了吗。而且还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万物循环往复,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但花落也意味着叶的到来,花落入尘土里也滋养着树木,绿叶抽新枝,大概就是“换朱成碧余芳尽”的样子吧。看着遍地樱花的花瓣与泥水混合在一起,不禁多少有点惜春的感叹,就突然想到了黛玉葬花,“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真美啊,不过这种美是凄美。美好很多时候都是转瞬即逝的,难免让人伤感。比如说现在,因为是清明时节吧,有时候一瞬间就与“独在异乡为异客”产生共鸣,因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却也有“寂寞沙洲冷”的孤寂了。
  每逢传统节日,就是与家人团聚的日子。记得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住一起,他们的妹妹们嫁出去也要回来祭祖的,那些儿时的记忆,并不是随风飘散的,而好像是离我忽远忽近,可望不可及,却又愈发清晰地印在记忆里。而我现在算得上是一个游子了,漫漫人生路,总是有很多身不由己。
  雨纷纷,独自撑伞,我不是哀怨又彷徨的丁香姑娘,我没有走过寂寥又悠长的雨巷,收伞,抖落一袭花香,大概是雨打花落,而刚好遇到了我。花瓣刚好掉在我的伞上,而我刚好看到,一切总是那么恰巧,粉色的花瓣与淅淅沥沥的雨水夹杂,还带着一点娇羞。
  很早一段时间就看见外面很多卖菊花的了,传统还是传统,那刻在骨子里的情感总得有点仪式感。白天到黑夜,孑然一身,可是想念的人还是在同一个时空的,所有的美好不都是基于你我同在的条件下吗?是啊,我们其实是多么幸运地在这里重逢。你知道吗,清明那晚的月亮刚好特别特别圆,当清明与月圆相遇,思念指数成倍增长,你会不会和我一样,在某个地方想念着亲人吧。“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错过和遗憾不禁让人黯然。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感情总归是变化的,人也不能总是被悲伤的情绪围绕,春天不能长驻,夏日总会到来,四季并不会因为人类的情绪改变它正常的走向。正如苏轼在《东栏梨花》中写道:“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人类的悲欢离合自古以来就是个永恒的话题,我们的生命是可以在任何一个季节大放光彩的,活在当下做自己就可以了。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坦然接受以及淡然地面对,来日方长,哪里心安,哪里便是吾乡。

(邱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