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三峡大学 - 《三峡大学报》

我校500余名志愿者协助
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

2021-04-15     浏览(125)     (0)
  本报讯 (通讯员吴丽)2021年4月9日至10日,三峡大学500多名志愿者积极参与了由宜昌市人民政府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联合举办的第64次春季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本次活动在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如期开展,本次计划放流中华鲟10000尾。
  本次放流中华鲟的志愿者中,200名志愿者协助将准备放流的中华鲟(2019年子二代)从运输车搬运至放流点附近的中华鲟暂养池。300名志愿者协助维护现场秩序并帮助将暂养池中华鲟搬家。
  据悉,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已有1.4亿年历史,是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保护的旗舰型物种,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态等价值。1988年,中华鲟被中国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10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自1984年首次放流中华鲟以来,三峡集团至今已连续实施了64次中华鲟放流活动,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超过504万尾,其中放流“子二代”中华鲟4万余尾,在为补充中华鲟种群资源、实现中华鲟可持续繁衍生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持续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重大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我校志愿者参与放流中华鲟 许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