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北石油报社 - 华北石油报

迷信与信仰

——第三只眼里的晕轮效应(下)

2021-03-14     浏览(145)     (0)

  迷信,就是迷迷糊糊地信。

  那个标志物到底能不能如你所愿,你自己也不确定。所以,你只能虔诚地讨好它,期盼它大发慈悲,并许下诺言:如果愿望实现了,一定会再来还愿。但你还是不放心,于是就把这种虔诚和期盼,锁定在钱财上:一份钱财一分心意,“这回您老人家该可怜可怜我了吧”。

贿赂,成了迷信的跟班。

岂不知世界上任何一种宗教都是不接受贿赂的,接受贿赂的只能是那些宗教的仆人,而且是不忠实、不虔诚的仆人。是这样的一些仆人站在了宗教的光环里,拉大旗作虎皮,而你却把他们错当成了膜拜的对象。

迷信,降低了你的智商。

而信仰则不然。

信仰,是坚信和敬仰。坚信的是教义,敬仰的是英杰。在有信仰的人看来,站在信仰的标志物面前,就是站在“主义”的高峰之上,就是对理想、信念的一次朝拜,一次对自己生命的觉醒。除此之外,别无所求。所以,他们是不需要祈求的。没有祈求就没有贿赂,没有贿赂就是对自己人格的坚守。

信仰,令人格伟大。

当然,讲信仰并不是一毛不拔。为了坚持与传播信仰,可以抛头颅、洒热血,捐点钱算什么?但那不是为了自己。

是为自己还是为“主义”?这是迷信与信仰的分界线,也是香火钱性质的分水岭。道不同,不相为谋。你的香火钱不是为教义,而是为自己,所以被挪为他用是理所应当的。这恐怕是许多香火钱去向成谜的思想基础。

迷信说到底是一种愚昧,是晕轮效应下的一种愚昧。

有人打你的左脸,你又把右脸送过去,是一种愚昧;认为自己崇拜的目标物伟大,那么其身边的仆人就一定伟大,更是一种愚昧。

17年前,陆万祯才5岁。

他的父亲从上海来到海南定安县考察商业项目,意外发现当地人信奉盘古真人,当地一直流传着道教南宗一派祖师爷白玉蟾的传说。上海人的精明,让这个企业家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巨大的商业版图:化身道教南宗的传人,建一个大大的道场!

3年后,一座恢弘气派的玉蟾宫落成于文笔峰之上。

紧接着,国家4A级景区、海南省道教协会会长、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海南文笔峰盘古文化旅游区管委会主任等一系列牌匾与头衔接踵而至,一气呵成。

从企业家到陆道长,只需要一个转身。

从此,文笔峰开始热闹非凡。

每逢道教重大节日,许多人都会走出家门,来到文笔峰上的玉蟾宫里,祈福、赶庙会、沉香旅游、迎财神、拜教、寻医问药……

香火越烧越旺。

2015年,在玉蟾宫落成10周年之日,陆道长面向道教的信徒和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搞了个欢乐节,仅门票收入就达一个多亿。

然而,陆道长商业头脑的高速运转并没有停步。

在传统的香火钱越聚越多的同时,另一个“功德箱”的大门也随即开启——海南省“南天情”慈善基金会成立了。

从此,陆道长放下身段,不断用各种方式为慈善基金会募捐。用实际行动不断诠释着将传统的道教信仰和现代化慈善机制相结合的“完美组合”,并且将自己的老婆、兄弟也拉了进来。顷刻间,有多达15家公司收归于他们名下。他的头顶上,又加上了一项“海南中野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桂冠。还有他的儿子——陆万祯,虽然还没毕业成人,但也成了“海南中野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名董事。

原来,那4个笨贼绑架的岂止是一名爱炫富的孩子,还是一名企业家呀。

多么美妙的一个家庭捞钱组。

就是不知道道教始祖老子看到自己竟有这样的“子孙”,会气成什么样子。也许,他要重写《道德经了》。

但也许,老子会说:“那是个商人,是个假信徒,不是我的子孙。”

可老百姓会答应吗?我们凭什么给他钱?还不是看在您老人家的面子上?

老子无语了。我的“无为无不为”没有问题啊!是你们该信的不信,不该信的却信了呀!况且,我还有辩证法呢,你们怎么就不会辨别奸邪而上当受骗呢?

显然,老子是冤枉的。老子是光芒万丈的,这源于他的思想。但如果不去领略他的思想,还能感受到他的光芒万丈吗?如果那些所谓的弘扬者不去弘扬他的精神,反而在故弄玄虚、敛财聚财上下功夫,那不是骗子又是什么呢?

迷信,迷失的是心灵。

骗子,骗走的是灵魂。

当这一切大白于天下以后,人们还会被什么道长之类的光环而照晕吗?人们下次去烧香祈福的时候,还会带上自己的钱包吗?

切记,能够拯救我们的只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