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澳門商報新媒體集團 - 澳門商報

深市主板中小板合倂

2021-04-08     浏览(88)     (0)

深交所主板与运营了17年的中小板合併后,深市新主板上市的公司数量增加,市值也增加。新格局将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提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合併将更明确板块定位,不同板塊將為不同融資階段企業提供更廣闊的資本平台。

澳商訊    2021年4月6日,是資本市場發展歷程中重要的一個日子,深交所主板正式與運行了17年的中小板合倂。合倂後,深交所新主板誕生的首個交易日,數據顯示:深市新主板擁有上市公司數量1,475家,總市值超2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全天成交金額為2,467.41億元,成交筆數為1,795.19萬筆, 平均市盈率為26.88倍,介於原主板和原中小板之間。

據瞭解,這次重要的合倂不僅開啟深交所“主板+創業板”的市場新格局, 優化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而且也將更好地滿足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融資需求,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據悉中小板2004年設立,經過17年的運行發展,中小板上市公司總體規模不斷壯大,市值規模、業績表現等方面與主板逐漸趨同的現象也越來越明顯,因此,主板與中小板的合倂可以說是順應市場發展規律的必然選擇,也是在“十四五”新發展格局下,深化資本市場存量改革的重要舉措。

數據顯示,截止到4月2日,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468家,總市值9.82萬億元;中小板上市公司1,004家,總市值13.38萬億元;合倂後,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合計超過1,470家,佔A股上市公司總數約35%,總市值超過23萬億元,佔全市場的約29% 。

業內人士認為,從市場的內在要求來看, 合倂有利於構建結構更簡潔、定位更清晰、特色更鮮明的板塊功能和市場定位。主板和中小板合倂後,深交所將形成以主板和創業板為主體的各有側重、相互補充的新發展格局。主板重點支持相對成熟的企業融資發展;創業板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突出“三創”、四新”。由此來看,兩個板塊合倂後深交所的板塊定位更加明確, 不同的板塊服務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類型企業的目標也更加清晰。

同時,監管部門“兩個統一、四個不變”的安排也確保了合倂的穩步推進,平穩落地。專家稱,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的合倂將為不同融資階段的企業提供更廣闊的資本平台,為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從而更好服務粵港澳大灣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和國家戰略發展全局提供更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