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索心?锁性!

作者:胡跃程    
2021-03-30     浏览(59)     (0)

这篇文章讲述了如何面对朋友圈,建议独立思考,不要被他人情绪影响,学会适当屏蔽,并锁住自己的品性。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请热爱生活,独享属于自己的“浮华”。


请问,你有多少次是因为孤寂,而在深夜里刷起了别人的朋友圈?

又请问,你有多少次因为别人朋友圈的刷屏,而引燃了自己的情绪?

再请问, 你又多少次在发朋友圈时,不想让某些人看到?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 ”朋友圈就像是个潘多拉魔盒,生活中的各色各样你都能见到———它就像个魔镜,神奇地重演着, 或者预演着你生活发生的一切。

可你是否想过,自己为什么要刷朋友圈呢?

在自拍社交等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些事物也逐渐渗透入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别人的一喜一怒都能引起你微小的共鸣,也正如此,你的情绪也被他人左右。

或许你会说,生活工作这么累,偶尔歇下来,看看朋友圈发生的事,能放松自己的心情,抑或自己发个朋友圈,来表达自己一天的心情感受,更能起到释然的作用。

其实, 这些能引起你共鸣的小情绪,在某些意义上也会增加你的“负担”。 有时候,在你看到他人的朋友圈,会一笑而过;而有时,你也会停留下来,慢慢思考。 这种出于分析他人、理解他人心理的思考,虽从某种意义上利于自己今后的生活,但也从某种意义上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保加利亚剧作家曾说过,“过分冷静的思考、缺乏感情的冲动,也必然使人的心理变态。 ”或许此时你会感到疑惑———我们究竟该如何面对“朋友圈”呢? 在这个“圈子”,我们又该如何“身处淤泥而不染呢”?

首先,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 从心理学来说,情绪是会“传染”的。 在面对一件事物时, 他人的先言或许就左右了自己的想法,反之,自己的先言也会影响他人的思考。

在人类的基因里, 往往天生缺少一种“安全感”,换而言之,便是一种依附感。 生怕自己的标新立异引起他人的冷嘲热讽。 所以,往往在做决定时,人往往会选择多数的一方,来避免自己的“不合群”。

其实,这种思想也恰恰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人们都保持着一种思想,那么也就没人会提出新的立意,一直恶性循环。

此外,学会适当性的事先屏蔽。 有些人可能时不时就会发一条朋友圈来感慨一番。你也会因为他的频繁刷屏而引起烦躁,甚至他所发的事情也会引起自己的坏情绪。 而我们往往能通过一个人的日常,发掘出这个人的品性, 当你发现他会引起你坏情绪时,请直接 “say no”, 毅然决然地将其屏蔽掉,净圈,更净心。

最后,请锁住自己的品性。 在自我升华的过程中,品德性格才会提升,而他人予以自己的“前车之鉴”,往往可能是他人从别处学来的,自己也并未亲身经历过。

当你看遍这海海人生, 跨过川川之山,你便会发掘,此时间冷暖世态,不过仅此。 所以,请热爱生活,独享属于自己的“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