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澳門商報新媒體集團 - 澳門商報

英特爾慾挑戰台積電芯片地位

2021-04-08     浏览(85)     (0)

这篇文章讨论了台积电在芯片领域的投资计划和面临的挑战,包括美国政府的政治和经济压力、台湾的水土资源问题等。台积电正在扩大产能,计划在明年开始生产更先进的芯片,以应对市场需求和挑战。

電子巨頭英特爾早前宣佈重新回到半導體供應鏈的戰場,將在美國斥資兩百億元(美元,下同)興建兩座晶圓廠,為美國芯片製造計劃助一臂之力。消息一出一度引發台積電股價震盪,但此次英特爾重回戰場其實不太被外界看好。

過度依賴台積電生產高階芯片是美國政府一直頭痛的問題,雖然台積電赴美設廠,但白宮真正想要的,還是能有一家美國企業為美國提供敏感領域的芯片製造服務,而英特爾便是在這種背景下重新回歸的。

不過,要打破芯片領域的寡頭壟斷,兩百億美元可能遠遠不夠。有調研機構表示,中國大陸、美國、歐盟必須每年至少花三百億元,且要連續五年扶持半導體產業,才有可能挑戰台積電與三星在芯片領域的地位。

其實,不只英特爾砸錢,台積電花錢也不手軟,計劃未來三年擴大產能,投入約一千億元,以應對愈來愈龐大的市場需求。台積電的投資計劃已經成為下周法人說明會的最大焦點。

事實上,台積電已經進入更高增幅成長的階段。今年一月,台積電將年的資本支出提高至兩百八十億元,其中八成用在七納米、五納米及三納米晶的擴產研發。在台灣南部,台積電的三納米晶圓廠正在建設,完工後的產品將比目前最先進的芯片有更高的效能,電晶體密度提升七成,可以使用在更高規格的終端產品甚至是超級電腦中。台積電三納米計劃在明年開始量產。新芯片帶給客户的優勢,將創造更龐大的需求,從而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距。

後來者要追趕很難,台積電的危機其實不在英特爾,而是美國政府。台灣身處地緣政治的高風僉區,芯片製造過度集中台灣,已經變成世界各國的【國安問题】,對於效率與效能的追求,未來也難免受【對安全的追求】影響。假如美國動用政治經濟力量要解決這個【國安問題】,台積電就要面對更加艱難的挑戰。

台灣的水土資源有限,今年更遇上罕見的干旱,水庫見底,間接也影響台積電的發展。台積電是用水大户,不少南部民眾對三納米廠的擔憂是【台積電一來,我們會渴死】。水電問题只能透過走出台灣來解決。台積電過去總將最先進技術留在台灣,是時候思考新的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