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者为本 默默无闻
在采访时,尹健福对记者说:“我最大的特点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在图书馆工作二十多年,从馆员到副馆长,一直都以服务读者为本。”图书馆是为读者服务的部门,尹健福时刻把读者放在心中,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一切以读者为中心,以读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图书馆工作服务质量高低的标准。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他积极为人找书,为书找人。抽空参与图书借还、积极组织开展预约借书,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图书馆阅览室、图书室的门锁、桌椅损坏了,水池堵塞等,他专门自备了一套工具,常常亲自动手义务维修,为读者创造一个明亮、安静、和谐的学习环境。
尹健福要求职工不断提高服务意识,热情为读者服务。他借助定期召开读者座谈会、发放读者问卷调查表等形式,虚心听取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读者的要求不断改进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前些年,学校有一个大四学生参加出国考试,时间非常紧,晚上总是熬夜在寝室看书影响了其他同学休息。学生把这个情况反映给了尹健福,他打破常规作息制度,连续1年,牺牲个人休息时间,每天中午12点,晚上12点给学生开关馆门,方便学生在图书馆学习查阅资料。
去年,核科学技术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两位老师急需两本教材备课,他们通过图书馆工作人员找了好久都杳无音讯。尹健福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他通过计算机检索、在书架上仔细寻找等方式,终于在茫茫书海中找到那两本教材,并及时送到两位老师的手中。
以图书馆为家 无私奉献
尹健福常说:“要求别人做好,首先是自己要做好,哪里工作难度大,领导就要出现在哪里。”无论是当室主任、党支部书记还是副馆长,他都一心扑在事业上,无私奉献。为了图书馆的发展,他不分白天黑夜,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把图书馆当成是自己的家,精打细算,节约开支。
2001年,他主管期刊工作,学校要求把每年期刊装订成册,衡阳一家印刷厂提出每本装订成本为30.5元。他带着相关人员去了长沙一家印刷厂谈价,把价格压低到每本装订成本为7.5元,一本期刊就能节约23元。回来后,他马上向学校领导汇报了此事,提议把期刊运到长沙去装订。事情经过批准后,他火速组织人员把期刊装车运送到长沙,每年为学校节约经济成本10多万。
2003年,学校投入资金用于图书建设。在添置图书和桌椅时,他验收把关十分严格,公私分明,做到一不吃、二不拿、三不要。供销商暗中塞钱,他就严厉批评对方并当面退回。在验收图书时,原订5套图书,供销商突然增加到10套,他铁面无私,把那5套书一概退回;在验收凳子时,他亲自带人一条一条地数,发现原订的3800条凳子少了2条,他不留情面地批评了供销商,并要求他们一起补上。采购供需站曾邀请他们出去旅游,都被他一概回绝了。自己儿子在学校读书时买学习资料和相关书籍,都是自己掏钱,一本一本地在新华书店开发票。
2005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把图书馆2楼会议室作为主要办公场所。不管什么时候,他都随喊随到,为教评工作服好务。当时2楼会议室急需增添桌椅,他急忙组织人员采购桌椅,两个工作日事情完全到位,保证了教评工作的顺利开展。
去年,上级领导视察学校图书馆,要求改进图书馆布局。他至始至终包揽一切相关工作,在馆内装修、添置桌椅和自动化设备的采购等方面亲力亲为,一连几天没合眼,一日三餐在办公室打发,全身心投入工作,既当领导参与组织管理决策,又和职工一起帮忙整理,抬桌子,背凳子,打扫卫生等,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形象。
以助人为乐 不求回报
说到关心学生,关爱他人,他对记者说:“我喜欢助人为乐,也从来不求回报。只要是自己能办得到的事情,我都尽力帮助身边每一位同志。” 他十分关心身边同志的生活,主动介绍过数名同志加入党组织,鼓励他们通过在岗学习和考研等多种形式提高学历层次和学识水平。
尹健福经常与职工交心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的疑难事和生活中的烦心事。图书馆有职工在晋职称、发论文、业务方面需要帮忙指导的,他都尽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时候碰到下属提着烟洒来感谢,他都再三回绝。他对职工的关心和关爱为群众营造了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近几年来,图书馆先后有5名职工攻读硕士学位,并已完成学业,1名职工晋升正高职称,9名职工晋升副高职称,25名职工晋升中级职称。
在家里,尹健福对邻居也是一样,帮人做事都是无怨无悔,不求回报。跟他住在一起的一位邻居,因为女主人出去进修学习,男主人工作非常繁忙,家里没有人管。他就主动帮助邻居家里买菜、买米,做家务,带着邻居家的小孩一起玩等。现在提起此事,夫妇俩人还赞不绝口。
采访结束时,尹健福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我只有尽心尽力做好身边每一件事,诚恳对待身边每一位同志,才对得起党对我的培育,对得起学校对我的培养、对得起同志们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