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鲁东大学 - 《鲁东大学校报》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

作者:陈福宗    
2021-03-30     浏览(165)     (0)

本报讯 3月17日上午,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集体(扩大)学习,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党委书记徐东升主持会议并讲话。校领导、党委常委、全体正处级干部、主持工作的副处级干部参加学习。

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王晓洁、邹宁教授介绍了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概况,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介绍了山东代表团的履职情况,讲述了参会期间的工作、见闻感想和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大家进一步了解了会议的总体情况,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一致表示要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两会”精神,推动其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徐东升指出,今年全国两会是在“两个百年”交汇的重要历史节点召开的两会,是在我们党迎来建党100周年的历史时刻召开的两会,是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召开的两会,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再出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思想深邃、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为我们做好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政治站位高、形势研判准、发展思路清,对“十四五”时期和今年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大会通过的关于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的决定、关于修改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的决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徐东升强调,全校上下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是迅速兴起学习贯彻热潮。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学习重点,精心开展学习宣传,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上来。二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要从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里寻找鲜活的思政课素材,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抗疫故事和鲁大故事,对比好“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讲明白“爱国者治港”等思政课程,善用“大思政课”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要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做好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就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引导广大教师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三是全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奋力开启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主要原则、改革目标、重点任务、具体举措和实施路径,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不折不扣地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核心要义落实到学校评价改革、教师评价改革、科研评价改革、学生评价改革、用人评价改革中去,落实到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去,共同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学校“十四五”开局起步提供坚强政治保障。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党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坚定不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要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做到联系群众“大走访”走深走实、民生难题“大排查”查细查准、服务群众“大提升”重质重效,真正为人民群众和师生员工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要统筹安全和发展,扎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学校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开展经常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