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机器人学院: “体验”激活党课

作者:林昭绚    
2021-03-25     浏览(79)     (0)

机器人学院学生党支部以“感恩”为主题,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支部生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中。在支部党课上,引入“体验”式教学,通过红色故事情境体验、“抗疫变形记”主题活动体验、“红色宣讲团”实践体验等三个“体验”模块,让学生在党课学习中不仅“身有体验”还“深有体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调整优化。

针对高校党支部如何上好大学生党课,提升党课学习质量和效果的教学难题,我校机器人学院学生党支部将“感恩”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支部生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中。在支部党课的课前、课中、课后引入“体验”式教学,探索出红色故事情境体验、“抗疫变形记”主题活动体验、“红色宣讲团”实践体验等三个“体验”模块激活党课,让学生在党课学习中不仅“身有体验”还“深有体会”。

课前导入红色故事情境体验 感受信仰的精神教育

红色故事情境体验是以“历史背景+ 红色故事+红色精神+时代使命”为内容框架的情境体验,深入学习长征、抗美援朝等党的战斗史中的红色故事,让学生在重温历史情境中感恩党。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四史”,从而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例如在“传红色精神,担时代使命”专题党课,支部就以情境式体验作为党课导入,以抗美援朝“金刚川战役”为历史背景在户外组织情境体验。首先老师讲述了抗美援朝“金刚川战役”的感人故事,随后由 22 名学员角色扮演搭桥突击队的勇士,通过搭建“人桥”在规定时间内帮助全体50 多名士兵“过河”。在“过河”不断失败不断重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历史故事中的人物感受、了解历史事件细节,感受信仰的力量和思考青年的使命担当。体验结束后,学生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进行讨论和体验分享。有党员学生在体验分享时热泪盈眶地说:“我们不是生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只是生在和平的国家。就像这一次新冠疫情,感恩那些用手托起我们生命的人。”

课中植入“抗疫变形记”主题活动体验 感悟成长的心灵教育

用好战疫这本“教材”,将伟大抗疫精神融进党课。“抗疫变形记”是针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疫情防控期间普遍出现的心理状态,以问题为导向设计的主题活动体验。在党中央领导下的全面战疫中,学生的爱国热情升温、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高涨,党支部紧抓时机,组织以抗疫为主题的征文、视频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把抗疫期间的英雄故事、或参加志愿活动的亲身见闻制作成作品,让学生及时记录和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支部委员对作品进行审核,对作品予以指导修改,同时挖掘我院学生心系疫情、爱国力行的先进事迹制作成了“战疫故事汇”以及战疫作品展。把伟大抗疫当教材融入党课,作为党课素材和案例。以身边人讲身边事,提高了党课案例的感染力,使讲故事人和听故事人都深受教育。

课后深入“红色宣讲团”实践体验 感恩先辈的初心教育

“红色宣讲团”实践体验是以寻找红色踪迹、寻找身边最美党员为活动载体的实践体验,是党课的课后实践补充,旨在引导学生重走红色足迹、挖掘红色故事、访谈红色人物、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的寻找初心教育。寻找红色踪迹是组织学生利假期开展《寻红色踪迹》视频征集活动,让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家乡寻找与“四史”相关的红色景点、红色故事,挖掘调研其历史背景,自导自演进行讲解,并录制视频。寻找身边最美党员是要求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寻找身边的老党员、先进党员进行访谈,追溯他们的入党动机,了解学习他们在入党后是如何把自己到成长成才与祖国发展相结合的。然后撰写访谈报告和心得体会。支部通过“红色宣讲团”实践分享会,以朋辈教育的方式,教育学生主动学习“四史”,从身边了解最真实的党员前辈们的初心和使命, 从党的非凡历史、从党员前辈的真实经历中找寻初心、激励使命。

党课除了传授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党的信仰,培养学生的党性。“体验式”党课把“摸不着”信仰和党性,通过课堂内容设计转化,变为“摸得着”的亲身体验和实践过程,解决了传统方式讲授抽象概念让人感到枯燥的问题。以“体验”为载体,换个角度上党课。“体验”是党课理论学习的课前导入、课中案例、课后作业,丰富了理论学习的形式内容,加强了党课的互动性; 党课的理论学习是体验的升华和理论补充,让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所学的思想观点一致,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达到入心入脑的目的。二者循环促进,相得益彰。保证了每一个学生都有思考、有总结、有收获、有提升,在体验中培养党性、感悟信仰,提升了学生对党课理论知识的认同感。(通讯员 林昭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