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海南师范大学 - 《海南师范大学报》

党史 学习教育

裴洪: 党史激励我成长

作者:■记者: 徐碧珠、 周慧颖    
2021-03-31     浏览(783)     (0)

▲裴洪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而传承红色基因的党史则是青年学子的必修课。 3月以来, 海南师范大学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青年党员的必修课, 力求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精神代代传承。新闻与传播专业的青年党员裴洪深受党史的熏陶并用实际行动传承着红色基因。

党史激励我助人

“我从小的时候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裴洪若有所思道, “家里的老人一遍又一遍地给我讲党史上老红军的故事, 给了我许多启发与鼓舞。”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阅历的增加,我越来越发现党在社会上的作用, 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希望自己也能为社会做出一些微薄的贡献,我想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也越发强烈。” 自 2017年裴洪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 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信念, 乐于助人, 不改初心。

在校期间, 裴洪常常组织同学去乐山看望抗战老兵, “大热天, 那些老党员与老兵们还穿着过去的军装给我们说党的故事, 那份崇高的精神让我难以忘怀。 ” 他目光坚定地说道。 他用行动展现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传承着党的红色基因。每当同学有困难的时候,裴洪总是会很热心地帮助同学排忧解难, 在同学们中甚至流行这样的口号: “哪里有困难就找裴洪” , 而裴洪也总是会操着一口四川话笑嘻嘻地回应着: “要得, 要得。”

2020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研一的张楠楠同学这样评价道: “他总是像个大哥哥一样主动帮我们解决一些问题, 比如教室里的仪器出了问题,同学们聚餐,课堂讨论问裴洪就对了” , 同班的同学张梦真说: “我总是在图书馆里看见他,我们没课的时候, 他几乎都在图书馆” 。出了校园, 裴洪也时常会去敬老院陪那些老人聊天, 还会组织同学一起资助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 并且用心采访与记录他们的难处。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尚不能为社会做很大的贡献, 但我能为社会做出一点积极的贡献也是好的。” 裴洪表示这是自己乐于助人的信念。这份信念不仅体现在他志愿服务的实践中,也绵延到了他的学习生活中。在校期间, 受党史熏陶, 裴洪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校三好学生, 校二等奖学金,专业成绩多次名列第一; 在《新闻研究导刊》 上发表了 《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中主流媒体官方微博传播规律探析》 ,参与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 (新媒体团队建设与产品开发) 。

党史激励我战 “疫”

“打小我就爱看关于党史的一些书, 非常伟大, 非常敬佩我党在各种艰难险阻的环境中还能传承红色基因。让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我刚刚经历的, 是去年疫情期间党带领着人民顶住了各种压力。” “我们社区的党员每天 24小时值班, 保证群众的生活, 一些医护工作者在党的带领下积极支援武汉, 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我也积极的参加了社区志愿者活动。目前,我们也可以免费接种疫苗, 这在许多其他国家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疫情也让更多的人们意识到 ‘外国的月亮不如中国的圆’ 。” 裴洪说道。

中国在疫情大考面前顶住了各种压力, 裴洪本人也顶住了自己人生大考的压力。2020年上半年, 已经是第二次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裴洪在四川达州的乡下老家等来了海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疫情与考研都磨练了我的心智, 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红军的长征精神鼓舞着我坚持下去,疫情期间, 一些党员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也震撼了我, 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看法, 我会用自己的绵薄之力让这个世界更加温暖。” 裴洪回忆道。

党史激励我坚立场

裴洪认为, 天下为公, 担当道义,不仅是青年党员的使命也是一名新闻人的职责所在。目前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西方敌对势力不遗余力地污名化中国与我党的国际形象, 党史告诉我们这些污蔑不值一驳。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 我希望自己能为国家提供智慧与方案; 作为一名新闻人, 我也希望自己能够用事实说话粉碎敌对势力的谣言。同时, 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前景光明,道路险阻, 我会积极地做好党与人民的耳目喉舌以及为党与人民架起沟通的桥梁, 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忠于党, 忠于人民, 让‘政能量’ 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不仅需要揭露社会问题,更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 在引导舆论的时候要把握好 ‘时度效’ , 牢记使命, 坚守信念, 做好新时代的青年党员与新闻人, 为国家的美好未来添砖加瓦。” 他一脸骄傲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