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报》

“青山埋忠骨,英魂耀千古”

——红色沂蒙大青山拉练记

作者:■ 李俊晓    
2021-03-26     浏览(228)     (0)

登上蒙山巅,俯瞰沂河水,感慨古郡琅琊的秀美景色,探寻老区沂蒙的红色遗迹。2015 年,我还是一名初中生,那年清明,学校组织我们进行大青山 20 公里拉练,重走革命先辈们的突围之路。

我们首先到达的是河东区九曲街道的临沂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从大巴车上下来,看见的是修缮过后的大宅院,大院的门还有高高的木门槛。跨过门槛,指示牌上标记了陈毅办公室、军部办公室等模拟场景,还有新四军历史沿革、五大战役、整编合编、军民鱼水四个专题展室。一一游览过之后,我终于明白了,每次父亲跟我提起临沂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的地位时,他不自觉流露出的自豪与骄傲来自何处。

1945 年 8 月抗日战争胜利后,针对国内形势发生的急剧变化。中共中央在《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指示中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总方针,决定从山东调兵急进东北,新四军主力北上山东。1946 年春,新四军辗转至沂蒙,军部初设临沂县城的天主教堂内,1946 年 12 月,移到城东北沂河东岸的前河湾村。在前河湾村,陈毅、粟裕、张云逸等指挥了著名的鲁南战役、宿北战役、临沂南线阻击战,制定了莱芜战役的作战方案,形成了孟良崮战役的作战思路。

这不禁令人想起电视剧《解放》中的一幕:沂蒙山区的妇女们在忙活着摊煎饼,还有一个锅支起来煮着面条。这时陈毅、粟裕两位首长进来,一位大婶迎过来问“哪个是南方的首长”,来自四川的陈毅元帅不解。大婶解释说,是怕南方的首长吃不惯临沂的煎饼,特意煮了面条。陈毅元帅听后说,要先吃煎饼卷大葱,再吃煮面条。这个片段里,既表现共产党人的吃苦耐劳,首长的平易近人,还有沂蒙人民的热情淳朴。每次看到这里我都非常感动。

游览过后,集合列队,学校组织进行了誓师仪式,随后我们到达大青山脚下,在 0 公里处打了卡,便开始了环山绕路的拉练。学校给每人发了一张卡片,要在 0 公里、5 公里、10 公里、20 公里处盖章打卡。20 公里的山路,虽然道路已经经过了修整,但散碎的石子,大大小小的斜坡仍让我体会到当年战士们突围的艰险。

大青山位于费县、沂南、蒙阴三县交界处,山势险要,主峰海拔 686.2米,系东蒙山主要山峰之一,因树茂草丰、四季长青而得名。自抗日战争开始以来,这里就成了八路军沂蒙根据地的中心区。大青山突围战发生于 1941 年 11 月,是山东沂蒙抗日根据地军民反击日军“铁壁合围”大“扫荡”中的一次著名战斗。在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一一五师的领导下,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扫荡”斗争。当时,战斗在沂蒙山区的反“扫荡”部队中有一支英雄的部队,他们就是抗大一分校。危难关头,抗大一分校和山东分局警卫连,用鲜血为大部队开辟了突围的道路。1997年 11 月 30 日,中共临沂市委、临沂市人民政府和中共费县县委、费县人民政府在大青山的西北建立了“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碑”。

我们长长的队伍穿行在山间的水泥路上,太阳正好,沿途有几栋砖瓦小屋,住着几户人家,家中的老人带着小孩子坐在门口晒太阳,他们看着我们,笑盈盈的,偶有几名同学出列要去他们家的洗手间,他们欣然点点头,问我们是来做什么的。安宁、悠闲、祥和,但我知道,这美好的一切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

到了山顶的纪念馆,已是下午三四点,我们在纪念广场上集合,近千名师生列成方阵,在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碑前举行纪念仪式:默哀,学生代表发言,领导讲话。尽管已经非常疲劳,但同学们都坚持站在队伍中,没有一名同学到一侧休息。最后,《沂蒙山小调》飞扬,重走大青山突围路的拉练活动结束,但大青山突围战的先烈们对我的影响还在继续。“青山埋忠骨,英魂耀千古”,这次拉练让我更加懂得了和平的来之不易,激励我更加刻苦学习,报效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曾指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忆往昔风雨兼程岁如歌 , 看今朝百年华诞风华茂。”就让我这位年轻的沂蒙儿女为党的 100 岁生日献上我的一片热忱与祝福 : 愿党永葆生机,愿祖国欣欣向荣,愿人民幸福安康。

(作者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0 级中文专业本科生)

 

临沂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纪念馆

 

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