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 - 《聊城大学报》
九三学社聊大委员会开启“讲好聊城故事”系列讲座
本报讯 3月13日晚,九三学社聊大委员会第一支社主委、文学院教授宁登国带领支社成员在聊城古楼大讲堂,开展了主题为“千古一丐———武训”的文化宣讲活动,标志着该支社2021年度“讲好聊城故事”系列公益活动的正式启动。来自聊城市的近百名家长和中小学生参加活动。
武训(1838年-1896年),冠县柳林镇人。自幼家境贫寒,以乞讨为生。但他人穷志不穷,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处义学,教育了无数穷家子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人,被誉为“千古奇丐”。课堂上,宁登国动情地讲述了武训行乞办学的事迹,称武训是“现代版”的“夸父”,是晚清最平凡最伟大的“追梦人”。社员们与同学们一起,以山东快书的形式,拍掌传唱著名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作的《武训颂》。
“聊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太多的名人轶事需要挖掘和传播。希望市民尤其是中小学生们了解热爱家乡文化,希望这些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能在孩子们心中燃起一盏明灯,照亮人生前行的路。”宁登国说。
“讲好聊城故事”系列讲座,是九三学社聊大委员会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举行的2021年度“乡土文化公益宣讲活动”之一。主要由文学院教授宁登国、赵立伟,音乐与舞蹈学院教授尹蕾主讲。共10期。该活动旨在挖掘聊城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以聊城古楼大讲堂为平台,向聊城市民进行广泛弘扬,以期让广大市民深入认识聊城、热爱聊城。 (王怡然)